速途網7月1日消息(報道:吳佳馨)剛進入暑期,小龍蝦這款時令菜就爆發出超級大單品的威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跨界布局。
近日,便利蜂聯合國內水產龍頭上市公司國聯水產,推出了麻辣小龍蝦飯團、麻辣小龍蝦炒飯、小龍蝦拌面、干鍋雞肉小龍蝦飯等多款新品在內的小龍蝦產品線。推出僅兩周時間,便利蜂小龍蝦相關產品的消費量就較去年同期增長82%,成為拉動夜間消費的重要力量。
小龍蝦拉動夜間經濟
每年的6、7月是小龍蝦上市旺季。便利蜂數據顯示,自6月中旬全面上線小龍蝦相關產品后,夜間消費進入了新一輪加速期。據統計,便利蜂的小龍蝦新品銷售額在多個品類中排名前列,上新成功率高達75%。其中龍蝦尾的夜間訂單占比高達80%,和毛豆、啤酒的并買率最高,成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夜宵套餐。
便利蜂之所以大舉跨界小龍蝦,來源于巨大的市場需求。據最新發布的《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國小龍蝦產業總產值達4110億元,同比增長19.28%,產值規模甚至超過了俗稱“印鈔機”的網游行業。目前,我國小龍蝦養殖總產量達208.96萬噸,養殖面積已達1929萬畝,在多地被視為興農產業。
有著夜宵霸主之稱的小龍蝦,正在成為拉動夜間消費的有力抓手。自6月以來,便利蜂位于華北、華東、華南三大都市圈的20個已布局城市多數實現了夜間消費量的持續反彈,其中就離不開小龍蝦的強勢拉動。
數據顯示,越是愛吃小龍蝦的城市,夜間消費越火爆。在小龍蝦的傳統消費大省江蘇,便利蜂南京的夜間消費較3月份激增2.2倍,蘇州的增幅也高達1.7倍,兩地夜間消費的恢復情況也躋身全國前列。
“黑科技”保障食品安全
作為少數能和燒烤一戰的頭部品,小龍蝦是很多人夏天晚上走出家門的理由。不過,隨著小龍蝦的火爆,一些不法商家片面追求利益的行為滋生了不少市場亂象,使用洗蝦粉、重金屬殘留等問題頻頻見諸網絡,食品安全成為消費者選購小龍蝦時的一大擔憂。
為了讓消費者能放心的享受小龍蝦的美味,便利蜂提前與多個大型供應商合作接洽,最后選擇了國聯水產位于洪湖、洞庭湖國家級養殖基地的小龍蝦。該產地水質清澈,小龍蝦肉質肥美、白肉白腮,也不使用添加劑。
和傳統的人工處理不同,便利蜂選購的小龍蝦也用上了“黑科技”。便利蜂的供應商使用微納米氣泡技術對每只小龍蝦都進行了徹底的清洗。這種物理清洗的方法不僅干凈徹底,而且沒有殘留,便利蜂的消費者完全不用擔心洗蝦粉的問題。同時,便利蜂還與供應商合作,實現了小龍蝦從養殖到成品的全程溯源,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同時,通過對原產地的批量采購,小龍蝦“貴族化”的傾向也在便利蜂得到有效抑制。以便利蜂的麻辣小龍蝦飯團為例,每個飯團都包有2個小龍蝦,還配有魷魚丁,售價卻僅為4.5元。
業內人士認為,發源于街頭的小吃如果無序發展,最終很難逃過大起大落的命運。而借助零售企業的力量去科學、規范的發展,才有可能經久不衰。便利蜂等零售企業進入小龍蝦市場,對整個產業鏈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和規范作用,消費者也能享受到好吃、放心的美食,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