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復興的旅游業迎來了強資本的注入。
4月25日,凱撒旅業發布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11億元資金。其中,斥資4.5億元人民幣,認購7305.1948萬股,認購比例達到38.79%的宿遷涵邦引發了眾人關注。
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宿遷涵邦系京東全資子公司。認購之后,宿遷涵邦在凱撒旅業中的累計持股比例將達7.37%,位于前十大股東之列。而京東也將隨著宿遷涵邦的舉措,在旅游領域再下一子。

低迷的凱撒旅業、抄底的京東
在眾人看來,京東對凱撒旅業的認購,無異于是一場抄底。
成立于1993年的凱撒旅業,主營業務涉及出境旅游業務、航空及鐵路配餐業務等諸多方面。相比于OTA領域因疫情而不得不放緩自己的發展腳步,凱撒旅業的水逆要來的更早一些。
過去一年,乘坐飛機出行頻率較高的消費者能夠鮮明的感受到航空公司的隨機餐食標準有所降低,而在凱撒旅業之上則是業務受損以至于影響營收。
凱撒旅業近日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快報提及,受到民航局下發的《關于加強客艙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96 號文件相關意見影響,2019 年各航空公司對餐食進行減配或降低配餐標準,進而影響公司航食配餐業務收入及凈利潤。
數據更為明顯,財報顯示,2019年,凱撒旅業實現營收68.51億元,同比下降16.25%;營業利潤為1.96億元,同比下降35.04%;歸母凈利潤1.24億元,同比下降36.03%;總資產增加8.38%,達66.11億元。
而隨著疫情到來,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傳播,凱撒旅業旅游業務持續受損,配餐業務也因為人員流動趨緩而呈下跌趨勢。以至于凱撒旅業預計在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虧損4500萬元–6500萬元,同比下降248.84%-315.00%。
財報發布后,凱撒旅業股價下跌,但隨著京東等企業認購成功,凱撒旅業再度呈現上升趨勢。再加上當下旅游業正處于低迷期,攜程等OTA平臺紛紛對旅游業報以極大的信心,在等待旅游業復蘇的同時,也相繼出臺相應的措施來幫助旅游業復興。此時加碼旅游業的京東,作為認購比例最大的一員,自然會被認為是抄底成功。

京東方面對媒體表示:“雖然今年年初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旅游行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但是公司始終堅定地看好中國旅游業全面復蘇的潛力,并將持續推進旅游板塊業務的布局。”
認購凱撒旅業,京東不曾停下的文旅布局
但對于京東來說,認購凱撒旅業顯然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作為綜合性電商平臺,出于對消費者消費需求的滿足,京東早很早便在平臺上線機票、酒店等服務。2014年,整合了相關業務的京東旅行上線。
資料顯示,京東旅行上線當年,為增加自己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京東出資5000萬美元入股跟團游、度假產品頗有名望的途牛。第二年,京東繼續加碼,2.5億美元注資的同時,還有價值1.08億美元的資源及運營支持。在當時,憑借著京東的看重,途牛很快便獲得了京東旅行度假頻道網站和移動端的5年免傭金獨家經營權。
隨著時間的推移,京東旅行+途牛并沒有呈現1+1>2的效應。反而在消費者看來,如果能夠在途牛網站直接進行購買相應產品,為何要經由京東再去跳轉?
而途牛也沒能延續自己當時的戰績,今年以來,因2019年大額虧損、CFO離職、投資者離場、股價持續多日低于1美元等事件,途牛一度被認為迎來至暗時刻。
反觀京東,京東并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2017年,時任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3C文旅事業部總裁胡勝利宣布,京東3C事業部正式更名為京東3C文旅事業部。這意味著在京東內部,文旅已成為不亞于3C的重要業務。
同時,京東也在堅持自己的自營業務。速途網獲悉,京東旅游頻道的部分機票、酒店產品已經實現自營。去年2月,京東以27億的價格收購了北京翠宮飯店100%股權,后者主要承接住宿、食品銷售、寫字間出租、會議服務、物業管理、票務代理等服務;隨后的4月,京東成立北京京東云河旅行社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旅游咨詢,入境旅游業務,境內旅游業務等。
隨著凱撒旅業加入京東旅游大家庭,京東旅游相關資源也將進一步豐富。據悉,凱撒旅業與宿遷涵邦的戰略合作協議顯示,二者將在資源、投資、品牌及營銷等方面進行合作。具體包括凱撒旅業的大出行產品與精神消費類產品將納入京東生態系統,對京東旅行“商旅”頻道補充產品供應鏈等。
而在補充旅游產品資源之外,凱撒旅業同時為京東帶來了一定的線下網點。近年來,線上紅利減少幾乎成為互聯網領域的共識,在旅游行業,攜程、驢媽媽等OTA平臺紛紛將目光放置線下,通過加盟或自營的方式在全國布局門店,并通過這樣的形式,吸引用戶、發力跟團游等旅游產品等。
在凱撒旅業的財報中提及,在直營零售模式下,全球200余個營業網點需持續運營,這也將成為京東旅行發力線下的開始。
可以認為,凱撒旅業的出現,一方面幫助京東完善自己的旅游產品資源,實現京東“平臺+自營”的模式;另一方面,凱撒旅業的門店優勢,也將幫助京東從另一個層面去發散自己在旅游業的想象力,從而探索1+1>2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