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拼多多宣布認購國美2億美元可轉債。如最終全部行使轉換權,拼多多將最多獲配12.8億股國美新股份,約占國美零售發行股份擴大后股本的5.62%。同時,拼多多也與國美零售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涉及商品、物流、數據、流量、推廣等方面。
受此事影響,國美系股票全線大漲,其中國美零售開盤上漲約33%,最高上漲35%至0.99港幣,今日報收于0.85港幣。
電商行業玩家之間的合作,影響力最大的莫過于2015年阿里巴巴與蘇寧的換股合作,該合作始終是中國電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2017年底,騰訊攜手京東投資唯品會在電商發展史中同樣重要,該合作為京東帶來的好處在當時顯而易見。
回到此次事件的主角拼多多與國美身上,此次全面合作也展示出拼多多的愈加成熟,以及國美尋變的決心。
2020年,拼多多愈加成熟
拼多多的標簽有很多,“百億補貼”可能是過往提的最多的一個。但速途網發現,進入2020年以來,拼多多在“百億補貼”之外,還多了“賦能者”的標簽。
在任何行業,一家成立不足5年的公司想要做賦能的事情都不容易。一方面,賦能者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沉淀過往的能力,并在自身得到完美驗證的情況下,輸出給行業伙伴;另一方面,合作伙伴需要認可“賦能者”的能力,相信對方能夠為自己帶來可觀的成長。
今年3月,拼多多推出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協助各地商家收集社區居民物資需求、完成在線下單。據“快團團”項目負責人介紹,“快團團”已經服務了超過10000個社區的周邊商家,為當地社區消費者提供生鮮、日用等商品的集中團購服務,其中超過一半為湖北地區線下商戶。
當月,還有消息稱拼多多或對外開放企業通訊辦公平臺“Knock”。據介紹,Knock是為企業打造的企業通訊與辦公工具,助力企業高效溝通與管理,主打即時通訊解決方案,并提供待辦、收藏等辦公輔助功能。
前述提到的兩個動作,正在推動拼多多成長,“快團團”幫助社區服務周邊商家,“Knock”幫助用戶更加高效地協同辦公。而在本次與國美零售的合作中,速途網注意到,拼多多會向其注入消費大數據、平臺流量等優勢數字零售資源,雙方還將在市場推廣等方面展開積極合作。
得益于近幾年的高速發展,截止2019年底,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數已達5.832億,2019年GMV達到1.0066萬億元。從體量的角度來看,拼多多在電商行業的排名逐漸提前,進入2020年,拼多多要想在其他電商的“圍剿”下繼續高速成長,與阿里、京東、蘇寧之外的電商合作是必須要邁出的一步。
兩者合作之后,國美零售的電器可以擴充拼多多的商品池,并提升拼多多家電品類的占比,同時,國美旗下安迅物流也能為拼多多平臺商家提供更多后服務,讓拼多多的服務更加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亞馬遜中國已經與拼多多進行了合作推出了限時快閃店,以實現短期爆發式增長。
國美尋變
其實,國美與電商行業的合作很早就已進行,目前市面上多數主流電商中都擁有國美的旗艦店。
2012年,國美入駐當當,當當的“新電器城”隨即上線;2013年6月,國美與天貓合作,于當年上線天貓旗艦店;2016年4月,國美入駐亞馬遜,初期上線北京旗艦店;2018年,國美入駐拼多多開設旗艦店;2020年3月,國美官方旗艦店正式入駐京東,成為繼五星電器后又一個全面擁抱京東的線下傳統零售企業。
可以看到,除了蘇寧易購之外,國美已經集結了電商行業可以合作的多數伙伴,但我們也能看到,在此次拼多多認購可轉債前,并沒有任何一家合作伙伴對國美進行投資。換句話說,盡管國美入駐了電商行業的大半壁江山,但這些合作伙伴可能并不會將國美視為特別的“朋友”,僅僅當做普通商家而已。
當當、亞馬遜的市場份額有目共睹,天貓本身擁有蘇寧易購這一能夠為其在雙11貢獻GMV的幫手,也沒有必要將流量向國美傾斜,而京東盡管相比于其他伙伴與國美更加“對脾氣”,但京東一直深耕家電領域,是否能夠幫助國美實現可見的營收增長還很難說。
所以,國美在電商行業真正的伙伴或許只有拼多多,兩者各取所需攜手前行。
此外,國美零售近10年營收也能說明一定情況。數據顯示,國美零售2019年全年營收與2011年相差無幾,且自2016年開始逐年下降。這或許也促使了國美與拼多多達成全面合作,希望拼多多的數據能夠幫助國美扭轉局面。
可以看到,2020年國美已經開始尋變,希望通過拼多多的消費數據,迎接不遠即將到來的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