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2019全球智能物流峰會在北京正式召開,在上午的主論壇上,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帶來了名為“平臺共創 產業互聯”主題演講。演講首先回顧了京東從自建物流體系至今的發展歷程與里程碑,同時正式發布“供應鏈產業平臺”, 通過供應鏈的數字化,將能全面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效率提升。
向“3S理論”方向努力的兩年
王振輝指出,自2017年京東物流作為獨立的子集團正式成立以來,兩年的時間里,京東物流一直為貫徹無界物流的“3S理論”,即向短鏈(Short-chain)、智能(Smart)、共生(Synergic)而努力。

一方面,京東通過進行了B2B2C全鏈路供應鏈升級,讓更多的商品能夠更快、更好觸達低線市場;另一方面,通過全渠道庫存共享,幫助商家合理布局、提升庫存周轉,為服飾行業平均降低了18%庫存成本。
除此之外,王振輝還提到京東物流不斷升級“青流計劃”,通過無紙化運營,包裝耗材可循環、減量使用,新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等方式。截至目前已整體減少碳排放量134萬噸。
供應鏈數字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在今天的主會場上,京東物流還正式發布了“供應鏈產業平臺”,王振輝強調,供應鏈數字化是產業互聯網的最佳入口,通過供應鏈的數字化,將能全面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效率提升。

速途網了解到,“供應鏈產業平臺”具有兩大重要功能:
一是提供全供應鏈服務:通過將產地和銷地網絡的打通,實現從采購、生產、到流通、消費,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真正打通產銷全鏈路。
二是供應鏈技術平臺:基于機器人、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構建供應鏈業務與數據中臺,推動產業供應鏈技術標準的建立及效率提升。
在全供應鏈服務上,京東提供全供應鏈服務的基礎。在國內聚焦“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大力升級4-6線城市的物流服務體驗,使廣大低線市場的消費者,構建產地上行和銷地下沉通路,逐步實現產銷打通。此外,還致力于將“中國標準”輸出,將現代化供應鏈經驗,根據各國實際環境,將這些能力輸出。
在供應鏈技術層面,依托在智能技術創新和全場景應用的能力積累,京東物流目前已經打造了涵蓋底層技術、軟硬件系統及智能供應鏈三個層面的立體化供應鏈技術平臺。
目前,京東物流聯合IOT、車聯網及5G運營商等戰略合作伙伴,供應鏈技術平臺已經應用到城市物流、制造業、農村電商等領域,幫助提升供應鏈數字化能力、延伸智能應用場景,推動產業效率升級。
結合京東物流的實踐和思考,王振輝總結到,在產業互聯的趨勢下,未來物流行業還將朝短鏈、智能、共生的方向繼續發展,其內涵也將更為豐富:更多上下游企業能夠高效連接,因而縮短從生產端到消費端距離,實現從流通短鏈到產銷短鏈的升級;智能科技的應用從內部運營改善或單點環節的應用,逐漸到跨企業、跨環節的深度滲透,實現從運營效率提升到產業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