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10月22日消息(報道:潘晨曉)今日,在鄭州、無錫等區域市場與海底撈激烈競爭的火鍋品牌——巴奴毛肚火鍋宣布進軍上海,首店落子環球港,面積約640平,預計11月底試營業。

這是繼2018年成功進軍北京后,巴奴再次布局一線城市。創立于2001年的巴奴,在全國有65家直營店,主要分布在北京、鄭州、無錫、蘇州等20多個城市。去年5月,巴奴成功進軍北京,并開出兩家門店,呈現火爆局面,翻臺率最高達700%,并成為北京大眾點評必吃榜餐廳。
作為毛肚火鍋品類的開創者,2002年,巴奴在國內率先采用“木瓜蛋白酶嫩化專項技術”發制毛肚,拒絕火堿發制,引領行業綠色革命。業內人士稱,巴奴主打菜品為毛肚,這也是巴奴能與行業老大海底撈一較高下的秘密所在。
上海首店經濟繁榮,對于“首店經濟”的推動,餐飲和零售始終是最大貢獻者。贏商網數據顯示, 2019年三季度上海共開出96家首店,在這些品牌中,餐飲業態和零售業態各占據了40家,占比達41.2%,餐飲板塊中,休閑餐飲較多。談及在上海的發展策略,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強調,對于巴奴來說最重要的是用更好吃的毛肚打開上海火鍋市場。
毛肚成推薦率最高的火鍋菜品
發布會現場,美團點評分享了《揭秘消費者愛的毛肚火鍋》報告。根據該報告,火鍋派系中,川渝火鍋為細分品類中最大派系,占比57%;而在川渝火鍋菜品中,毛肚以高達150萬的推薦高居榜首,成為最具人氣的火鍋菜品。
上海顧客對“毛肚”的認知,也積累到了非常高的高度。通過在大眾點評上搜索可以發現,上海銷售“毛肚”的商家超過了毛肚的原產地重慶,排名全國第一。

消費者之所以對毛肚情有獨鐘,這與毛肚在火鍋中的地位有關。
根據歷史記載,川渝火鍋起源時,川渝火鍋就是毛肚火鍋。清末民初,重慶嘉陵江畔,船工們將毛肚洗凈后倒入鍋中,并同辣椒、花椒、姜蒜等辛辣物同煮,久而久之,演變成了火遍大街小巷的麻辣毛肚火鍋。

北京、上海相繼開店,巴奴加速一線城市布局
得知巴奴開到了上海,很多食客紛紛表達期盼這家店能早點開業。巴奴進軍上海之所以引發業界和消費者的關注,在于其在區域城市的強勁市場表現。近年來,巴奴在北京、鄭州、無錫等城市人氣十分火爆,曾創下等位5個小時記錄,部分區域火爆程度堪比海底撈。
那么,此番進軍上海,巴奴勝算幾何?
據悉,上海有6700多家火鍋店,2018年火鍋門店數受高需求影響猛增3成,火鍋巨頭海底撈、牛蛙的頭部品牌之一“哥老官”、佩姐、撈王、重慶高老九火鍋等等,可謂強者云集。在業內人士看來,巴奴作為新入局上海的“新人”,想要在時尚又多元的上海市場占據一席之位著實難度不小,而其170元的高客單的定位,又勢必帶來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