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有關阿里巴巴20周年晚會的內容,在朋友圈刷屏。而最讓IT鮮聞印象深刻的,莫過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關于阿里巴巴20年、關于自己的一席演講。

“10年前,我提出,要離開董事長的位置,那年我45歲,很多人不相信。但是今年我做到了。”馬云在當晚的演講中表示,但他同時也感慨了一下,十年的這天來得這么快。
為此,馬云在現場感謝了所有幫助、支持、信任過阿里的朋友,感謝這個國家和了不起的城市。對于這場演出,他說:“阿里人很厲害,很少有公司文藝演出能做得這么好。”
回首過去20年,馬云也是思緒萬千。有一點,在他看來,最為重要。即,阿里巴巴從20年前到現在,所有重要的決定都跟錢無關,都跟解決社會問題有關,跟使命愿景價值觀有關。
“我們永遠不希望變成一個只想賺錢的、平庸的公司。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為了打敗對手,而是給世界帶來更好的變化。我們只希望自己在社會上,在世界上,在老百姓和用戶心里,是一家好公司。做好公司比做強公司更難,好公司是擔當、是責任、是善良。”馬云這樣說。
對于阿里巴巴的未來,馬云同樣有著期許。“20年的努力,社會把最好的人材、把可以開拓技術的機遇給了我們,這不是可以炫耀的資產,而是社會對我們巨大的信任。感恩的最好辦法就是用行動給社會帶來驚喜。未來20年,我們的責任是用好這些資源、人才、技術,讓世界更加綠色,普惠、可持續發展,同時更加柔軟和溫暖。”馬云稱。
在他眼中,阿里的未來,不是賺102年的錢,而是擔當102年的責任。為此,馬云同時提出,阿里人30年后,每年要向社會輸出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
至于自己,在馬云看來,今天不是馬云的退休,而是一個制度傳承的開始。今天不是一個人的選擇,而是一個制度的成功。
據IT鮮聞了解,自1999年創始之日起,阿里巴巴就提出未來必須要有良將如潮的人才團隊和迭代發展的接班人體系。2009年,阿里巴巴創始人團隊辭任,開始探索合伙人機制。正是在新型合伙人機制的基礎上,阿里巴巴形成了以使命愿景價值觀驅動的獨特文化和良將如潮的人材體系,為公司傳承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保障了此次面向未來的領導力升級。
“15年前,阿里巴巴決定把這家公司做到102年,橫跨3個世紀。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做到。”馬云說:“全世界基本有兩條路,要么交給下一代,要么交給職業經理人。第三條路,很少有人嘗試,但我們覺得這是一條對的路,就是發現、培訓、支持新的領導團隊,用文化、用制度、用人才來保證公司的傳承。”
而在今天,隨著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接任馬云,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當時的暢想有了一個結局。
馬云同時表示,不當阿里巴巴董事長,不等于退休,他是不會停下來的。“阿里巴巴只是我很多夢想中的一個而已。我自己覺得我還很年輕,很多地方都想去看看,都想去嘗試。很多事情,教育、公益、環保,這些我一直在做,我覺得我還可以做得更好,花更多的時間,也許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馬云說。
在演講的最后,馬云再度強調自己依舊會在。“世界這么好,機會那么多,我這么愛熱鬧,哪里舍得這么年輕就退休離場。咱們換個江湖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后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