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在今天舉行的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正式對外發布自主OS—鴻蒙。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我們優先安卓系統,但假如以后用不了,鴻蒙隨時可以用。”
眾所周知,由于美國制裁的影響,華為手機與安卓系統的關系變得有些微妙。之前外界傳言鴻蒙就是華為手機OS的備胎產品,之后華為強調鴻蒙重點聚焦于物聯網產品。從今天發布的結果來看,除了手機,鴻蒙將被用于華為消費者業務非通信類產品。
但也有外界擔心,鴻蒙的關鍵在于如何構建像安卓那樣成熟的生態。對此,余承東表示,鴻蒙面向全球開源,對于開發者,從安卓開發轉移到鴻蒙也非常便捷,因為鴻蒙實現了兼容。“Android生態的應用遷移到鴻蒙的OS生態上去開發工作量非常之小,可能是一天兩天就搞完的工作量。”余承東這樣說道。
據了解,鴻蒙憑借多終端開發IDE,多語言統一編譯,分布式架構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動適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預覽的可視化編程,從而使開發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構建多端自動運行App,實現真正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在跨設備之間實現共享生態。
此外,華為方舟編譯器是首個取代Android虛擬機模式的靜態編譯器,可供開發者在開發環境中一次性將高級語言編譯為機器碼。此外,方舟編譯器未來將支持多語言統一編譯,可大幅提高開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