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天凌晨,蘋果公司一年一度的WWDC(世界開發者大會)正式召開。本次大會上,除了四大系統(tvOS、watchOS、iOS、macOS)毫無懸念的更新,便是脫胎于iOS的iPadOS以及”刨絲器”同款設計的全新Mac Pro,相信今天各大社交媒體的吐槽早已紛至沓來。
不過,今天速途網想聊些”干貨”,那就是在iOS演示環節中,出現的通過現有Apple ID(蘋果賬號)登錄App。據介紹,利用Apple ID登錄,系統可以從通訊錄智能填充信息,此外iOS還會提供隨機的隱私電子郵件地址,保護個人隱私等功能。

Apple ID登錄 vs 國內App的多種登錄方式
就如同如今國內App普遍都有微信、支付寶登錄的選項;而國外App則有Facebook、Twitter的選項;未來,會有相當一部分App增加”Sign in with Apple”的登錄選項。
自從今年3月份,蘋果開了一場純軟件與服務的發布會后,蘋果想要做”生態”的心昭然若揭,而想讓一切實現的前提,便是需要有更為完整健全的賬號體系,在iOS 13中,蘋果終于對自己最核心的資源——數以百萬級的App開始動手。
要說蘋果做賬號體系這件事,本身還是有著先天優勢的:
1、用戶基數大:目前蘋果坐擁超過14億的活躍設備,是巨大的流量入口。
2、用戶收入階層普遍偏高,教育程度也偏高:蘋果極少做低端產品,高昂的售價成為了劃分高購買力人群的第一道門檻。
3、App Store作為蘋果iOS唯一官方指定應用分發平臺,蘋果有足夠的話語權。
4、蘋果作為App平臺的管理者,維護公正、維護開發者利益的形象,在每次系統升級中更多都在提到iOS預裝應用的升級(雖然大部分人可能除了相冊、記事本、日歷以外,其他都沒用過)。只有XX公司針對最新iOS進行了適配,幾乎沒有國內廠商和微信合作推出XX功能、又與XX廠商合作針對游戲優化的情況。
超級App”國中國”撼動iOS根基
本來蘋果作為一個超8成收入都來自硬件銷售,而App Store作為官方唯一的軟件應用分發渠道,蘋果也有足夠的話語權,更何況這類聯動登錄方式由來已久,國內BAT三家通過完整的賬號體系,一個賬號便可觸及自家所有生態應用(比如視頻、音樂、游戲等)。為何蘋果如今突然也要入法炮制一個賬號體系?
這很可能是因為某一天,微信推出了”小程序”這個功能,讓蘋果覺得iOS的地位不保。

雖然張小龍反復提到小程序就是想讓用戶做到”想到即用、用完即走”的體驗,但是其觸及到的生態已經遠遠超出了騰訊自家生態體系本身,小程序也在不斷探索其所能達到的邊界——一個微信賬號除了社交之外,還可以完成購物、游戲、視頻等多方面的功能,儼然已經成為iOS系統內的”國中之國”。隨后,阿里巴巴、百度的入局,更是為小程序的玩法帶來了不同的思考。
當蘋果自家的App Store不再是系統內唯一的App分發平臺的時候,iOS的生態系統的根基也被撼動。對此,蘋果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甚至有人提出華為遭受谷歌”限令”后,可以通過微信、支付寶、百度內置的小程序,來暫時作為”鴻蒙OS”尚無軟件生態前的過渡。
蘋果賬號體系鎖定 用戶與開發者
蘋果也如法炮制,利用賬號體系鎖定用戶。結合3月發布會上,蘋果推出的新聞、視頻、游戲、信用卡等特色服務,在加上第三方App的加持,可以讓用戶數據在平臺內流動,大大增加Apple ID的價值,提高用戶粘性。
此外,蘋果還能更好將自家支付體系嵌入其中,一定程度減少了直接跳轉微信、支付寶支付的可能性,享受更多平臺分成。
對于開發者來說,雖然蘋果沒有要求”站隊”,但是否開放Apple ID登錄,決定了能否在蘋果應用商店內獲得更多的曝光量。這對于一些”后臺不硬(非剛需)”的App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高下載量的機會,尤其是對于國外開發者來說,提供除了谷歌、Facebook、Twitter賬號外的一個新選擇,有利于收割iPhone、iPad平臺用戶。
不過對于BAT這類國內互聯網巨頭來說,可能并不會因此受到太大影響,畢竟這些巨頭通過多年在國內市場耕耘,早已分別在搜索、支付、社交等領域站穩了流量入口的優勢,各家的超級App與賬號體系早已成型。
更為重要的是,國內用戶已經習慣與信賴微信、支付寶的支付體系,而蘋果Apple Pay入華多年使用率與覆蓋率仍然差距顯著。

所以,蘋果利用賬號體系的打通,一方面是想通過,遏制超級App”國中國”的產生,增加用戶對iOS系統的粘性;另一方面,通過Apple ID連接更多的第三方應用生態,降低iPhone用戶逃離至谷歌以及安卓手機陣營的可能。這也是蘋果在iPhone硬件創新逐漸乏力的現狀之下,采取的”軟”解決方案。
而對于用戶來說,從iPhone轉到安卓手機的成本將越來越高。也許哪天iPhone用戶更換新手機時,要考慮的很可能是究竟選擇售價近萬元的iPhone;還是選擇一部便宜的安卓手機,然后選擇放棄曾經花掉你大把時間與金錢的手游賬號,以及綁定在Apple ID上的各類互聯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