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美國社交網絡巨頭臉書爆發了震驚全世界的“劍橋分析公司丑聞”,臉書把8700萬用戶的個人信息提供給了外部政客營銷公司,讓他們利用個人隱私反過來影響用戶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的投票。這一丑聞在全世界引發了大量的政府機構調查和來自各個方面的訴訟。
據外媒最新消息,周五,華盛頓一家法庭的法官駁回了臉書公司提出的一項請求,即駁回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總檢察長提起的訴訟的請求。這起訴訟涉及這家社交媒體巨頭與英國政治咨詢公司劍橋分析公司不正當地分享了8700萬用戶的數據。
去年12月,美國首都檢察部門對臉書提起訴訟,指控其誤導用戶,因為該公司在披露這一漏洞之前兩年已經掌握了所有情況,并允許第三方應用程序開發商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訪問用戶信息。
法院在其網站上的一份簡短聲明中說,法官弗恩·弗拉納根·薩德勒(Fern Flanagan Sarler)簽署了一項命令,拒絕臉書駁回或暫停訴訟的動議。
這是這家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連日來遭受的第二次法律打擊。此前,美國特拉華州的一名法官命令該公司將有關其處理數據隱私的電子郵件和其他記錄移交給股東,這些記錄也與劍橋分析公司丑聞有關。在這一訴訟中,臉書公司的股東對臉書的一些高管和董事提出了指控,并且代表臉書股東進行索賠。
據報道,還有其他律師代表消費者對臉書發起了集體訴訟,要求對劍橋分析丑聞的所有受害者提供經濟賠償。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2016年的競選團隊委托了劍橋分析公司,利用臉書上發布的一項個性測驗來收集個人資料信息,以預測和影響選民的行為。
在丑聞被媒體曝光后,劍橋分析公司被迫關閉。隨后,美國和歐洲對臉書展開了多項監管調查,包括美國多個州總檢察長的調查。
在華盛頓的訴訟中,華盛頓特區法院可以向受害者判決提供未指明的損害賠償金,并對每一項違反該地區消費者保護法的行為處以最高5000美元的民事處罰,如果對每一名受影響的消費者處以罰款,臉書在這一訴訟中的經濟賠償可能會接近17億美元。
訴訟稱,該公司的測驗軟件有34萬名華盛頓居民的數據,盡管只有852名用戶直接遭到了泄露。
劍橋分析丑聞已經引發了美國政府聯邦貿易委員會對臉書公司的調查,該機構正在敲定最后的懲罰罰款,其中包括罰款50億美元左右,并在公司內部設立隱私監管委員會,另外要求設置專門的高管來除了隱私保護法律合規事務。
外界普遍認為,臉書所發生的的不計其數的侵犯個人隱私事件,根本原因是臉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個人權力太大,缺乏獨立董事長等外部簡單,但是在周四舉行的股東大會上,股東要求約束扎克伯格權力的提案,但是這些提案遭到了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