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社報道,騰訊《王者榮耀》的海外版本《Arena of Valor》在登錄歐美地區近兩年來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騰訊幾乎完全取消了關于這款游戲最初的推廣和電競計劃,并解散了該游戲在歐洲和美國的營銷團隊,讓這些市場自生自滅。

上線兩年成績不佳,歐洲、美國營銷團隊或已解散
由于中國本土游戲市場增長逐漸減緩,騰訊加進了游戲產業出海的速度,于2017年年底在歐美市場上線了《王者榮耀》的海外版本《Arena of Valor》,當時國內的《王者榮耀》日活用戶已達到5500萬人,月流水近10億元,成為騰訊近年來最賺錢的游戲。
但《Arena of Valor》登陸歐美市場后的表現不理想,路透社源引消息人士數據稱,目前《王者榮耀》國際版在歐洲只有10萬活躍用戶,在北美有15萬活躍用戶,騰訊已經完全取消了《王者榮耀》海外版的推廣計劃,并解散了歐洲和美國游戲的營銷團隊。
而圈哥認為,《王者榮耀》出海的鎩羽而歸,與此項目的內外因素影響皆有很大關系。
內憂:《王者榮耀》使騰訊與Riot之間矛盾加劇
2017年底《王者榮耀》國際版的上線后,騰訊與旗下拳頭公司(Riot)之間開始產生嫌隙。路透社報道稱Riot公司曾經向騰訊高管團隊抱怨《王者榮耀》對《英雄聯盟》的品牌造成了損害,結果導致《王者榮耀》海外版游戲營銷凍結了2個月之久,可見《Arena of Valor》原本的推廣計劃受到了很大影響。

后來Riot被授予審查所有營銷計劃,甚至包括海報設計和否決某些網紅玩家參與的權利,加劇了《王者榮耀》與Riot之間的矛盾。一位疑似騰訊游戲的內部人員表示,曾向Riot中國提出過投訴,但沒有任何效果——“也許他們認為我們將《王者榮耀》帶到海外太過分了。“
而另一個報道稱,騰訊目前已經與拳頭公司秘密研發《英雄聯盟》手游近一年多,或不久后在全球上線,這也可能是騰訊最終放棄繼續推廣《王者榮耀》海外版的原因之一。
外患:錯過產品投放時機或為失敗主要原因
要說《王者榮耀》海外版推廣的阻力,就不得不提到另一款MOBA手游《無盡對決》(Mobile Legends),在MOBA類游戲出海過程中,《王者榮耀》的海外版本《Arena of Valor》遭到了《無盡對決》的吊打。
《無盡對決》是由上海沐瞳科技制作的MOBA手游,但并未在中國地區推廣,而是先《王者榮耀》一步出海國外市場,特別是在東南亞市場長期占據App Store和安卓商店各大排行榜榜單第一,2017年裝機量就已經破億,成為印尼等多個東南亞國家的“全民手游”,歐美等其他地區的玩家也多選擇這款MOBA游戲。

雖然騰訊積極在國外組織營銷推廣但收效不大,在產品競爭之外騰訊也轉而發起了針對《無盡對決》和上海沐瞳的訴訟。從2017年開始,騰訊和拳頭公司先后對《無盡對決》和上海沐瞳科技高管發起多項訴訟,包括“Riot起訴《無盡對決》涉嫌抄襲《英雄聯盟》要求賠償15萬美元并立即停止運營”、“騰訊起訴上海沐瞳高層違反競業協議一審獲賠1940萬元”,此舉被視作騰訊因游戲產品競爭對上海沐瞳的施壓。
IHS Markit游戲分析師認為,騰訊仍缺乏海外的分銷渠道和用戶人口數據統計經驗,因此對于參與海外游戲市場競爭無從下手。
隨著兩款產品在國外的成績逐漸分出勝負,《無盡對決》仍是國外最暢銷的MOBA手游,《Arena of Valor》卻無多少玩家關注。據稱騰訊在《Arena of Valor》一場賽事推廣花費就高達450萬美元,雖然燒掉了大量推廣預算但收效甚微,不成性價比的投入可能是騰訊放棄的主要原因。
但目前來看,雖然《Arena of Valor》已經失敗,但騰訊另一款游戲《絕地求生》手游(《PUBG Mobile》)卻在海外逐漸走紅,騰訊的海外部門主要推廣精力和資源或已轉移到這款游戲上。

截至發稿,騰訊方面已對此消息做出回應,表示《王者榮耀》海外版《Arena of Valor》目前在包括歐美地區在內的全球范圍穩定運營,關于《Arena of Valor》歐美團隊變動的消息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