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兇起來連我自己都打”,原本只是一句網絡流行語,沒想到騰訊卻讓它成了真。
昨日下午,新浪科技發文稱,騰訊官方公眾號因濫用原創,被微信取消原創標識。消息一出,大家都相視一笑,眼神交匯的那一刻,分明寫著“怎么可能”四個大字。
然而隨著騰訊公司官方微博轉發,并評論“我不要面子的?”這事也就被坐實了。官博同時還友情提示,要以他為鑒。

一時之間,網友對此也是眾說紛紜。但多數人都認為,微信是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損失原創標識,換取眾人對騰訊價值觀的認同,可以說是不虧了。
自刀的騰訊
對于沒有關注騰訊的用戶來說,或許有些懵逼,騰訊公眾號干了什么會引來微信的處罰?
這就要從騰訊公眾號昨天發布的一篇名為“微信錢包-零錢沒有余額怎么辦”的文章開始說起,根據選項點進文章后,發現之中僅有9個字符——那就努力工作賺錢吧,卻有一個較為顯眼的原創標識。

讀者紛紛對文章進行舉報,并表示“公眾號9個字也能聲明原創?騰訊官微用特權了?”
而這也就是推文者的高明之處,在下方寫有湊字數的字符,并將字體顏色換為白色,也便有了接下來的事情。
雖然公眾號運營者對于這樣的做法并不陌生,時不時就想皮一下和讀者互動,騰訊公眾號大概也是出于此意。奈何官方的光環太過亮眼,群眾的眼睛過于雪亮,一不小心就玩脫了,以至于被微信取消原創標識。
要知道,微信對于原創保護可以說是持續發力。就在4月26日的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日上,微信公布了自己2018年的保護戰績。據悉,2018全年,微信公眾平臺有超過3900萬篇文章標記為原創、受到原創保護,提前攔截超過13萬篇涉嫌抄襲的文章。
隨著騰訊公眾號原創標識被取消,不少用戶都大贊微信的“雷厲風行”。
雷厲風行的微信,也有搖擺時期
而這并非是微信第一次對自己人下手,無論是騰訊系投資產品,還是自家產品,只要違背了微信管理準則,都難逃一封。
投資產品中,滴滴、京東均遭遇過類似事件。至于自己產品,在2018年春節紅包大戰時,騰訊體育同樣因誘導用戶分享得紅包的鏈接,被微信所封殺。而隨著騰訊對于分享鏈接的界定愈發嚴格,微視也因此而躺槍。
在封殺最為激烈之時,面對眾人的質疑,騰訊公關負責人張軍表示:騰訊對業界都一視同仁。
可以認為,對自家產品的不手軟,是微信重視規則的決心也是魄力。不過,到底是自家產品,微信也不能下狠手。
在微視需要流量導流之時,微信在朋友圈為其開放了一個限時入口,在發布內容之時,可選擇用微視拍攝。與此同時,騰訊在不久前推出的騰訊新聞極速版,在使用過程中,其鏈接可在微信和朋友圈進行分享。

依托微信流量,騰訊新聞極速版加快了發展的腳步。根據第三方數據公司Questmobile顯示,上線三個月騰訊新聞極速版持續高速增長,DAU最高超700W。而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9年Q1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也顯示,在新聞資訊領域,騰訊新聞目前已經以23%的滲透率位列行業第一。

數據源自Questmobile
這也就使得,有觀點認為,騰訊與微信此舉是“既做裁判又當運動員”。
對于注冊用戶已過10億的微信,對于規則的重視也就越發重要。只有做到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才能讓用戶為之信服,讓微信構建的生態充滿活力。然而上述觀點的產生,無疑讓微信處于尷尬境地。
取消騰訊公眾號的原創標識,既是微信一次對規則的重視,也是一次向外界展示的契機,從而摘掉指責,樹立自己公平、公正的企業形象。這不,就在官博的評論下,運營者還透露,小馬哥還為騰訊公眾號被懲罰的朋友圈點了個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