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4月24日消息(報道:李楠)今日晚間,拼多多發布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拼多多員工總數為3683人,較2017年的1159人增加2524人。其中,工程師數量超1800人,占據公司半數。
持續提升技術實力,成為拼多多保持快速增長的核心驅動。以農產品上行為例,團隊打造的“農貨中央處理系統”,有效突破了農產品成熟周期和地理位置分散的制約,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歸集效應,從而構筑“最初一公里”直連“最后一公里”的產銷模式,令消費者受益、農民增收。
基于該項技術,4月22日,拼多多全面實施探索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機制性銜接的創新模式“多多農園”,致力于解決農業產業利益分配、農村人才留存等核心問題,將利益和人才留在農村。據悉,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于云南等8個省及自治州落地1000個多多農園示范項目,形成覆蓋西南和西北兩大區域的新業態。
年報發布后,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崢發布了公司上市以來的首封股東信,詳細闡述了其對于新電商特征、當前競爭形勢,以及未來戰略的思考。
在致股東信中,黃崢披露拼多多推出的物流電子面單系統,在短時間內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第二大電子面單系統。他認為,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建成這一系統,靠的主要不是拼多多自己,而是整個物流快遞行業的人心向背。
雖然其他主流電子面單系統到現在都要求自身體系商戶只能使用其唯一指定面單,但我們依然允許商戶選擇其他的電子面單系統。
拼多多希望身體力行促進產業走向開放,將力量從爭取壟斷與反對壟斷的局部利益斗爭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更值得我們全力比賽的——例如農產品上行的物流效率提升等更有利于社會和大多數消費者和勞動者的難事上來。
對于新電商,黃崢在股東信中表示,新電商的最大特征是“普惠”,這是由它出生的時代決定的。20年前互聯網剛在中國起步時,使用者是知識經濟水平較為靠前的小部分人。20年后拼多多出現時,不論鄉村還是城市,教授還是農民,移動互聯網已經平等地進入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這個時候出現的新平臺,它的歷史使命就是服務最廣大的普通人。
從第一天起,拼多多就沿著這個使命前行,希望通過農產品上行為農戶增加收入,為城市居民提供實惠,這成為了當時平臺成長的最強勁動力。之后,通過工廠C2M直銷提高商品的性價比,給普通人提供買得起的升級生活用品,又讓平臺向這個方向邁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