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3月19日消息(報道:喬志斌)今日下午,小米集團公布2018全年財報,報告期內實現總營收17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6%,經調整利潤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5%。總營收符合預期,凈利潤超市場預期。

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稱,在數字背后,是小米成功實施了一系列主動調整,梳理了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是意義更為深遠的關鍵行動,相比于財報中的數字,這才是小米2018年最重要的成績。
在報告期內,雷軍向消費者發出承諾,小米的硬件綜合凈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將超出部分返還用戶。根據財報顯示,2018年小米硬件綜合稅后凈利潤率為正,且小于1%。(包括手機、IoT及生活消費品在內的智能硬件)雷軍在寫給投資人和小米用戶的信中稱,這個數據,雄辯地證明了用戶利益與企業所得,可以毫不對立地和諧存在,在2018年,小米的手機平均售價和利潤雙雙提升的同時,小米依然可以恪守貼近成本定價的原則,做出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
優化手機產品結構
報告期內,小米智能手機收入人民幣1138億元,同比增長41.3%。根據IDC統計,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4.1%。報告期內,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19億臺,同比逆勢增長29.8%。
雷軍稱,針對手機業務,在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成功完成了品牌梳理,以及產品結構、發布節奏的主動調整。售價在2000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機收入,占智能手機總收入的31.8%
得益于2018年第四季度的品牌調整,小米在2019年伊始,順利推出小米、紅米Redmi品牌獨立的多品牌策略。發布兩個品牌升級之后的新產品Redmi Note7和小米9,Redmi Note7在開售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出貨量超100萬臺,預計到本月底,小米9和小米9透明尊享版出貨量將超過100萬臺,加上小屏旗艦小米9se,該系列的整體供應量將超過150萬臺。
除此之外,2018年,小米集團手機業務向多品牌方向調整,依次通過黑鯊、美圖及POCO品牌,滿足游戲用戶、女性用戶及海外極客用戶的體驗,進一步擴大和豐富用戶群體。
AIoT業務持續增長
截至2018年12月31日,IoT平臺已鏈接的IoT設備數(不包括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約1.51億,同比增長193.2%。擁有5個以上小米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用戶數約230萬,同比增長109.1%.
報告期內,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繼續保持高增速,貢獻收入43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比增長86.9%,其中,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840萬,同比增長225.5%。成為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大陸出貨量排名第一的智能電視品牌。
2018年,小米集團開始向海外擴張IoT業務,2018年2月,智能電視進入印度市場,并在2018年第四季度在印度市場出貨量排名第四。
互聯網服務同比增長61.2%
2018年,小米集團互聯網服務收入1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2%。廣告收入達人民幣101億元,同比增長79.9%。報告期內,小米的互聯網收入來源更加多元全面,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團超30%的互聯網收入,來自中國智能手機廣告以及游戲以外的互聯網服務。
2018年第四季度,互聯網金融和有品電商平臺的收入分別占互聯網服務總收入的11.9%以及4.1%,分別同比增長80.5%以及427.6%。
報告期內,小米通過豐富產品類型完善產品質量以及客戶體驗,持續優化推薦算法,使小米在實現了更高的活躍用戶數,MIUI的月活躍用戶由2017年12月的1.71億人,增長到至2018年12月的2.42億人,同比增長41.7%。2018年全年互聯網服務的每名用戶平均收入(ARPU),從2017年的人民幣57.9元增長到人民幣65.9元。
此外,2018年全年,在鞏固線上渠道的同時,小米持續拓展高效的線下渠道。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大陸已有586個小米之家。主要分布于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
報告期內,小米中國大陸智能手機故障反饋率同比下降43.7%。實際產生的保內維修費用不斷下降。得益于此,小米可以重新定義智能手機的質量標準,Redmi Note7系列提供18個月超長質保,高出業界標準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