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的興起帶動了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的發展,而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升級,人們的商務差旅頻率和出游意愿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與此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出行居住需求,而傳統酒店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這給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外,政策的扶持和資本的加持,給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的發展打了強心劑。但是由于行業發展速度過快,行業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也使得在線短租市場亂象頻生。
據有關數據表明,中國在線短租行業市場規模2017年達到120億元,2018年增長37.5%,達到165億元,預計2019年有望達到221億元,其用戶規模有望突破2億人。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通過對2018年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相關公開數據的收集整理,配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在線短租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2002年,優帕克集團在上海成立,在線短租進入萌芽期。2010年開始,途家、游天下、螞蟻短租等玩家相繼進入行業賽道,在線短租行業進入初步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短租房的性價比高于一般酒店。
2014年,途家和小豬短租分別獲得C輪、B輪融資,次年多家在線短租平臺獲得融資,且Airbnb入華。行業成長階段,有人笑就有人哭,伴隨著新玩家入局,愛日租等多家企業倒閉。在這個過程中,共享經濟逐漸深入人心,給行業的快速發展夯實了基礎。自2016年開始,榛果民宿等進入賽道,企業開始注重差異化競爭,服務體系日趨完善,行業開始快速發展。
中國在線短租行業運營模式
在線短租行業主要有C2C、B2C和C2B2C三種運營模式,其中C2C模式是由業主自營,企業提供平臺,以愛彼迎為代表,這種模式下,企業的運營成本較低,延展性和盈利能力較強,但由于發展中國家的信用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導致對企業的運營能力要求較高。
B2C模式以途家為代表,企業和開發商等合作,獲取批量、標準化的房源,進行標準化運營管理,在此基礎上給用戶提供服務。在標準化的管理下,房源質量相對較高,但是這樣也導致個性化凸顯不足,需要大量人員進行線下管理。
C2B2C模式,即企業通過收購、租賃等方式收集分散房源,進行統一標準的裝修等,再給用戶提供服務,以自如民宿為代表。這種模式下,房源質量和服務水平都有較高的保障,也方便企業統一管理,但是運營成本過高,延展性弱不利于擴張。
在線短租行業市場規模突破160億
根據2018年中國在線短租市場交易規模數據顯示,2014年還不到20億元,2015年突破40億元,2017年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29億元,2018年中國在線短租市場交易規模增長37.5%,達到165億元,預計2019年中國在線短租市場交易規模有望達到221億元。
在線短租行業發展環境良好
國民經濟的發展增強了大眾的消費能力,國內旅游行業快速發展,共享經濟的盛行等,使得在線短租行業有著龐大的用戶需求。共享經濟的深入人心,以及房屋空置率高的社會問題,給在線短租市場興起提供了可能性。此外,社會信用體系的逐步完善,有利于推動行業的健康、規范化發展,在AR/VR技術的加持下,實景看房等有望實現,這對于在線租房行業而言,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就政策層面而言,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2018-2020年)》,鼓勵發展租賃式公寓、民宿客棧等旅游短租服務。11月,《共享住宿服務規范》在京發布,這是共享領域首個標準性文件,旨在提升共享住宿服務的標準化和品質化,同時也標志著處于灰色地帶的民宿業有了明確的規范指導。相關政策的正確引導,有利于推動中國在線短租行業健康發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鑒于在線短租行業的特殊性,需要有關機構因地制宜,結合當地情況做出符合行業發展的可落地執行的監管細則。
在線短租深受資本青睞
根據2018年中國在線短租行業部分融資情況顯示,千嶼Islands先后完成A輪、A+輪和Pre-B輪融資,自如網完成了40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小豬短租完成了3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的融資頻率越來越高,融資金額越來越大。資本對在線短租的青睞,有利于在線短租行業的發展,也吸引新的玩家入場。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中國消費者出行住宿需求越來越多元化,而國民購房能力不斷攀升和持續的炒房熱潮,使得國內房屋閑置問題突出,但這給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此外,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資本不斷注入,也給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中國在線短租行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在線短租行業發展過快,相關法律政策還未完全明朗,加上在線短租的非標準化,使得安全、衛生等行業亂象頻發,這就導致用戶體驗優化受到很大的限制。在線短租作為旅游住宿的一種個性化補充,未來企業需要在堅持個性化體驗的基礎上,解決相關痛點問題,提升用戶體驗,這將是平臺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