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朝日新聞報道,便利店7-11正在考慮是否修改24小時營業的原則。2019年2月,日本某家7-11因勞動力不足,擅自縮短了營業時間。從3月中旬開始,有10家7-11的直營店鋪將營業時間縮短為早上7點至晚上11點。
業內人士分析,作為日本國內最大的連鎖便利店,此舉可能會引起日本便利店行業營業時間縮短的浪潮。


據封面新聞報道,早在2019年1月,成都就有多家7-11相繼閉店,也有目前尚在營業,但已掛出轉租信息的情況。
海外便利店中國化之路遠而艱,本土便利店也沒有占到半分便宜。
2018年8月,在北京地區擁有168家門店的鄰家便利店一夜間宣布停業。
2018年9月,131便利店因投資方春曉資本“暴雷”,資金周轉出現問題,關門倒閉,創始人失聯。
2018年11月,號稱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全時便利店,遇到了資金難題。
《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便利店行業的運營成本正在快速上升,房租、水電和人工成本同比增長18%、6.9%和12%,成為目前運營的主要難點。


降本增效,成為便利店生存的當務之急。
近日,蘇寧小店Biu×24h店在南京正式對外營業。作為一種新型便利店業態,它可以被簡單分為兩種模式:白天是員工正常上班的蘇寧小店,晚十點至第二天早上7點,則變成了沒有員工照看的夜間無人店。
消費者掃描電子會員碼進門,進行選購后,通過自動收銀機進行掃碼結賬,一氣呵成。
夜間,小店除了提供正常的購物需求外,還配有在線客服和實時行為追蹤、商品識別、監控數據展示系統,針對異常訂單、如出門口支付失敗等行為,系統將同步異常訂單信息,發送至店長手機端,便于門店追溯核實。
與此前圍繞無人機械臂作解決方案,實現24小時無人化的便利店不同,Biu×24h店商品種類更加齊全豐富,商品涉及生鮮、百貨、生活家電等等,同時技術成本較低,容易在門店實現復制化。
相關數據顯示,單間Biu×24h店月銷售額能提升至少10000元,人力成本減少2人。首批規劃的20家蘇寧小店Biu×24h無人店陸續落地北京、上海、廣州,在CBD辦公區、企業園區、商住兩用區等地試運營。


據蘇寧科技集團COO荊偉,在蘇寧全民煥新節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6月,蘇寧將會將目前以無人機械臂作為解決方案的無人店進行擴張,面積將達250平米,其中100平米為純視覺無人無感購物區域。
該店將是全國首家與世界最新技術平行的全數字化門店,此前被無人店廣泛運用的RFID標簽或被取消,“消費者走進門店,拿了商品就可以走,支付過程完全無感,在這樣的場景下,我們希望在原來門店基礎上把人減到零”。
荊偉預計,AI 智能全數字化無人店,將提升70%的運營和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