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網易已經完成了對《底特律:變人》研發商Quantic Dream 的少數股權投資,Quantic
Dream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網易副總裁王怡表示網易將繼續尋找共同研發次世代游戲的合作伙伴;而Quantic則表示未來將在全平臺推出自家游戲作品,雙方均未透露投資金額。
相較于騰訊在海外的大肆投資和收購,網易在2017年前極少披露參與并購業務,僅有關于芬蘭游戲初創工作室Reforged
Studios、VR直播公司NextVR等極少數投資被媒體報道。不久前網易CEO丁磊在接受采訪時談到,網易已經有很多投資舉動,只是沒有對外披露。
2017年下半年開始,網易對外投資的態度開始轉變,王怡表示網易游戲正在招募海外工作人員,并探索對外國工作室的收購或投資,希望到2020年公司30%的營收能夠來自海外;2018年“兩會”期間,丁磊也曝光了網易20億元投資基金,用于收購國外VR和游戲公司。
相較于騰訊更看重游戲IP的投資習慣,網易似乎更看重所投資的游戲公司的研發實力。近期投資的《精靈寶可夢GO》研發商Niantic、SpatialOS游戲開發平臺研發商Improbable、命運研發商Bungie都具有比較強的研發基因,投資針對研發技術的目的性要大于游戲IP。包括與Improbable、與《EVE》開發商CCP的合作內容,都是聯合開發新類型的VR游戲;此次投資《底特律:成為人類》研發商Quantic
Dream,可能也是看中了QD在交互式游戲研發技術上的能力。《寶可夢大探險》的引進,可能僅僅是網易在與海外游戲公司技術交流中的額外收獲。
非常關鍵的一點是,無論VR還是交互式游戲,都帶著“不成熟”、“高潛力”、“未來”、“次時代”等標簽。在網易對這些新技術的執著投資中,我們會發現網易對于未來游戲形式探索的眼光可能比想象中還要長遠。自己構筑的技術壁壘才最放心,同時也正和網易在自研自發形式上的信心。
反觀近幾年騰訊在游戲領域的投資案,無論收購《英雄聯盟》研發商拳頭,還是收購《部落沖突》開發商Suppercell,騰訊投資的關注點大多都在熱門IP產品上,市場導向性更強。騰訊在國內通過渠道優勢建立起來的游戲代理儲備、分發等方面滾雪球般的優勢縮小了中國游戲市場的變數,在這種情況下先一步進入騰訊并不擅長的海外市場,成為左右其他中國游戲公司未來發展的最大變數。
2018年,中國《2018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高達2144.4億元,騰訊、網易預計依舊能占到總市場規模近六成,國內市場留下的增長機會越來越小,出海成為最靠譜的生存機會,騰訊海外發行的短板也讓自身發展逐漸進入瓶頸期,逼迫自己出海尋找機會。
網易從2015年開始就逐漸建立了海外市場團隊,特別是在日本市場通過《陰陽師》《第五人格》等游戲的不斷嘗試,終于讓《荒野行動》成為日本地區現象級爆款手游,全年海外收入超過30億,不難猜測在更有偏向性的有機增長模式下,網易將會攜更多自研產品進入海外市場,在次時代游戲研發上下足功夫,也是網易壓寶未來游戲形式的重要籌碼。
去年下半年開始,騰訊同樣攜《PUBG》手游開戰歐美市場,國內其他游戲公司也逐漸開始摸索適合自己的出海模式,未來誰將成為海外最好的中國游戲公司仍未可知。但有一點值得肯定得失,中國游戲公司逐漸走向海外即服和國家利益,同時也符合公司的本身增長需求,在逐漸與世界游戲合流的過程中,中國玩家會不斷見證更多更優質國產游戲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