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官網公示了第三批版號審核發放情況,列表中我們看到了更多熟悉游戲公司的名字,同時也在對這些產品的觀察中發現了幾點與往期過審游戲不同之處。
1、版號發放規模下降過半
從上個月29號至今,廣電總局幾乎保持了每周一更的版號發放情況公示,如此頻繁的版號公示速度也表明新的游戲審查常態已經逐步形成,但將本月的版號發放規模與2017年相比,則發現版號發放數量有較大規模的減少。
截至目前,三周內總局共發放257款游戲版號,數量分別為80、84、93,審批速度并沒有較大提升。而據總局2017年的版號公示情況顯示,2017年1月份總計有1029款游戲過審,全年平均月過審量也在800款左右。假設全年按照目前每周不到一百款的審查速度計算,2019年能過審的游戲可能僅有4000余款,而2017年全年過審游戲則有將近20000款之多。
游戲版號審批的關鍵核心是對玩家及消費者負責,向市場輸送更多健康的游戲,而不是滿足所有游戲公司的利益,游戲輿論環境的變化可能讓審核變得更加嚴格,過審的游戲數量自然會降低。盡管目前尚不了解審核部門是否有提速計劃,但按照目前的版號審核速度,預計未來半年能過審的游戲數量仍然不高。
在版號數量不足的情況下,擅長“快消”模式賺短期快錢的游戲公司將會在此次版號暫時“剎車”后逐漸陷入新的生存困境,有限的版號資源將會倒逼游戲公司更注重創新與研發,無論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創新、高質量將成為游戲過審和市場化成功的主要標準。
2、棋牌游戲過審量驟減
從2013年到2017年獲得版號的手游類型分布方面分析,棋牌類產品數量始終遙遙領先,占比高達31%,但在此次公布的游戲版號中卻難以見到棋牌游戲的身影。
年前公布的這三批游戲版號中,兩百多款游戲中僅有波克城市一款麻將棋牌游戲產品獲得版號,這一情況與往期的審核情況相比十分反常,結合幾個月前多部委集中處理德州撲克等涉賭棋牌類型游戲的信息,不難猜測審核部門有可能對棋牌類產品提出了更高的過審要求或其他的審核計劃。
棋牌游戲的生存狀況值得密切關注!
3、傳奇類、仙俠RPG、SLG將集中上市
因為棋牌類的缺席,掃一眼已公布的游戲列表,仙俠風MMORPG、游戲名十分相似的傳奇類及三國世界觀的SLG成為此次公布版號數量最多的游戲種類,某家公司在這兩百多款過審游戲中就拿到了3個傳奇類手機游戲的版號。
大多數游戲公司在近一年已經完成了未過審游戲的測試,亟待游戲版號發放就能讓游戲進入市場開啟變現輸血,但大量風格和類型相同的同質化游戲集中過審預示著這些游戲或將中集中上市,這些游戲和公司的生存壓力可能沒有太大改觀,但精品、創新玩法的游戲肯定會贏得更好的市場空間。
雖然版號下來了,但市場對于高原創、高創新游戲的需求量可能已經進入新的階段,對于某些依然靠換皮模仿過日子的低質量游戲來說,在低端游戲用戶越來越少的日子中,依然不會太好過。
4、大公司產品的版號陸續發放
版號恢復審查公示之后,大家的眼睛可能盯的更多的是網易騰訊的大作,但不可忽略的是不少大游戲公司的產品其實也已過審,包括四三九九、蝸牛、巨人、互愛互動、網龍、清華飛揚、綠岸、掌趣、雷霆、愷英、中手游等有代表性的游戲公司,都有一款或多款產品陸續出現在三次版號公示列表中。
可以判斷的是,在游戲版號審查過程中,騰訊、網易等大廠并沒有特權,版號審查仍按照申報時間順序來進行審核和發放,也是騰訊、網易兩大游戲巨頭暫未拿到版號的原因。目前騰訊幾款重要的未過審的手游早已通過綠色通道開始不付費運營,而未來這些游戲過審后,影響的大多是此游戲的運營和變現,對于市場用戶和買量的影響反而不會太大。
從近幾次的版號發放信息分析中,圈哥篤定今后的中國游戲市場環境將越來越好,未來的國產游戲也不再是拼熱點拼速度拼買量的時代,靠誠意靠創新靠實力說話的游戲環境正在逐漸形成。中國游戲市場逐漸成熟,才讓中國游戲公司的國產游戲更有實力叫板世界,迎接廣闊世界游戲市場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