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彩妝,是指具有色彩及修飾功能的化妝產品。在效果上,能夠達到彌補面部等位置的缺陷,從而改善容貌提升個人形象。隨著社會對顏值的看重,彩妝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彩妝產品在媒體中的熱度持續提升。微博等媒體平臺大量傳播彩妝博主對彩妝產品的使用信息,彩妝這一話題能夠吸引大批流量。除了一線和二線城市外,三四線城市以及鄉鎮等地區也處于彩妝的使用范圍,彩妝市場呈現出普遍化的特點。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通過對2018年中國彩妝市場相關公開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并配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彩妝市場的發展趨勢。
國內彩妝行業市場規模增長穩定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彩妝市場達到了340億元,近幾年市場增長率均超過了10%,增長十分迅速而且增長趨勢比較穩定。預計2018年國內彩妝市場規模可以達到380億元左右,2019年有望突破400億元。從全球彩妝市場規模增長來看,國內彩妝市場規模增長率要高于全球彩妝市場規模增長的平均水平。
目前國內彩妝市場仍然由國際品牌為主導,歐萊雅、LVMH、雅詩蘭黛等國際品牌優勢明顯,本土品牌市場占有率不足20%,隨著本土品牌不斷的培育市場,升級產品體驗,市場占有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從整體上,本土品牌價格上更加親民,但是優勢并不明顯,國際品牌旗下也紛紛推出了平價彩妝產品。
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達到了3611億元,從2014年開始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處于穩定增長態勢,大眾消費能力的提升帶動了化妝品市場的發展,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會達到3800億元。
彩妝產品是化妝品的一部分,因此國內的化妝品市場長期以來也是被國際品牌占據,而高端彩妝市場基本上是被壟斷。國際品牌進入市場較早,積攢了大量的口碑和忠實用戶,有著成熟的銷售渠道。目前線上化妝品的銷售發展的非常迅速,甚至給了線下很大的壓力,但是化妝品的體驗式消費的屬性,尤其是彩妝產品更需要消費者親身體驗。因此線下的市場份額受到擠壓,但不會有太大影響。
美人妝領跑美妝類APP新增下載量

根據統計,在2018年美妝類APP新增下載量的統計中,美人妝以223.3萬次排在首位,小紅唇以107.2萬次排在第二位。其他平臺2018年新增下載量沒有超過百萬次,但差距并不明顯。
顏值時代用戶的需求催生了各種各樣的關于妝容的應用,有視頻教學化妝類、也有化妝交流社區類、還有美妝時尚資訊類,以及相關美妝垂直電商。美妝類APP另外一大特點是男性用戶占比很重,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小鮮肉”文化的流行,男性對于妝容的需求也在不斷加深。90后的男性用戶已經是彩妝市場不容忽視的用戶群體,消費需求逐年上升。
面部彩妝產品是占比最多的彩妝品類

在國內彩妝市場各品類規模占比的統計中,面部彩妝規模仍然占彩妝市場的主要地位,占比達到44%左右。唇部彩妝規模占比略高于眼部彩妝,但近兩年眼部彩妝市場發展格外迅速,市場規模增速有逐漸超過唇部彩妝之勢。另外,美甲產品以及套裝產品規模占比非常小,僅有2%和4%。
品牌是用戶購買彩妝產品的首要考慮因素

在用戶購買彩妝產品主要考慮因素的調研中,品牌是用戶首要的考慮因素。彩妝產品作為化妝品,與用戶的健康關系密切,用戶選擇彩妝產品非常謹慎,因此用戶對彩妝產品的品牌認可度非常高。國際品牌憑借多年口碑和用戶的積累占據中國市場的重要地位,本土品牌需要培養品牌的傳播度。代言人和廣告效果也是用戶重要的考慮因素,使用效果是用戶最直觀的考量,因此代言人以及廣告的宣傳對用戶的選擇有重要影響。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未來彩妝市場將呈現高端化的趨勢,消費者為了追求更佳的使用效果會更加青睞高端彩妝產品。高品質的彩妝產品也是市場消費的主流趨勢,被打壓的本土品牌要想打破壟斷,必然要在高端市場花費一番功夫。粉絲經濟是推動彩妝市場發展的重要部分,自媒體和短視頻平臺的火爆出了一批IP彩妝品牌,帶動了大批消費者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