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1月8日消息(報道:潘晨曉)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今日,ofo海外事業部員工透露,該部門總經理陳鈺瑄宣布部門解散。
該員工表示,海外事業部目前有50多名員工,陳鈺瑄口頭給大家提出了三個方案:
調崗至國內業務部門,直到今年4、5月只發放一半薪水,屆時將有賠償方案;
1月10日之前離職,12月及1月薪水正常發放,沒有賠償;
1月10日之前不離職或轉崗,12月薪水發一半,1月薪水不發。
對此,ofo方回應稱系正常業務調整,且未透露調整后的人員情況。

目前,ofo已經從印度、以色列、中東、澳大利亞、德國、西班牙、英國、韓國、日本等多個海外城市撤出。
擴張,撤退,一切都太快。這并不是我們第一次聽到ofo海外事業部門解散的傳聞。
2018年6月——時隔ofo第一次出海僅有一年半,就有媒體報道稱ofo正歷經公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當時帶領其海外事業部門的張嚴琪已離職,該部門解散,對此,ofo方面回應稱該傳言不實。
在那個七月,ofo對外宣稱,其開拓業務的海外事業第一階段已經結束,接下來是深耕重點市場的第二戰略階段,海外業務由ofo創始人兼CEO戴威接手。沒過幾日,ofo開始撤出澳洲和德國市場。

說到底,ofo這盤棋下得太大。ofo在國內共享單車市場混亂的2016年出擊海外,在一年之內踏足東南亞、北美、歐洲,簡直堪稱閃電戰,而目標之宏大——稱以進入全球200座城市為目標。一時風頭正勁,可是,哪有這么容易?
在去年12月,頂著“押金”的壓力,戴威在給ofo員工的信中稱由于沒能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做出正確的判斷,公司在2018年一整年都背負著巨大的現金流壓力。
ofo正在節節敗退,甚至已經退無可退。還記得戴威當初的夢想——讓小黃車在全球每一個角落都能被看到。可如今,對ofo來說最要緊的就是盡快把用戶的錢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