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新年到來之際,圈哥對2018年以電競、二次元、直播…為關鍵詞進行了分析和總結。過去一年是中國游戲直播平臺新內容、新主播成長的一年,又是直播平臺資本動作頻繁迎來新一輪洗牌的一年,更是直播行業各種亂象集中結算的一年。
2016年被稱為直播元年,僅僅兩年后直播平臺的大規模淘汰已經開始。在已經相對成型的財務模型下,資本對直播平臺變現能力提高,要求直播平臺更加深入、高頻次探索流量變現途徑。根據中國游戲工委、伽馬數據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游戲直播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卻達到了74.4億元,同比增長107.2%;用戶規模已達到3.0億人,同比增長38.5%,但增長率卻遠小于去年113.12%,用戶增長的放緩或許代表著中國游戲直播市場用戶趨于飽和,也是平臺競爭加劇的開端。
在2018年開播量前50游戲中占比前二位的游戲分別為射擊類和戰術競技類,占比分別達到了36.4%和30.7%,以MOBA類和近兩年爆火的“吃雞”類最為突出。而在平臺和平臺游戲用戶偏好方面,相比移動游戲觀眾對觀賞性更強的端游更為偏愛,根據伽馬數據的報告顯示2018年開播量前50游戲中,移動游戲和客戶端游戲的開播量占比分別為44.6%和55.4%。
游戲直播對于熱門游戲產品的依賴同樣嚴重,爆款游戲產品短期內對于觀眾流量的吸引不斷刺激觀眾的消費欲望和平臺新主播的成長,爆款游戲產品影響了平臺成長進程和收入水平。
┃強者愈強,尾部平臺逐漸掉隊
2018年游戲直播平臺主播資源仍在不斷進行交換,流動方向明顯指向斗魚、虎牙、企鵝電競等頭部平臺。而在全民等直播平臺相繼曝出欠薪、資金鏈斷裂等新聞后,在資本寒冬、盈利不足以支撐運營的情況下,二線游戲直播平臺生存狀況顯得愈發艱難,表現為熊貓、龍珠等二梯隊直播平臺的大主播開始大規模出走。
艾瑞咨詢2018年11月直播APP月活排行
在今年下半年全球性經濟寒冬之前,虎牙、B站兩家中國擁有直播業務的中國公司選擇赴美上市,短期內還是爭取到了資本的看好。目前,中國還有斗魚等直播公司陸續有IPO的潛質,但總體來講上市仍是直播公司進一步融資的最好途徑,在游戲直播逐漸進入用戶存量市場階段之后,失去上市機會幾乎等于淘汰。
┃頭部主播排隊“槍斃”,直播成“高危”行業
從年初的“天佑封殺事件”開始,各大直播平臺的頭部主播接連被主流媒體點名,數位大主播因各種“作死”行為被全網封殺,草根網紅在置身于大眾視野后,由個人素質、法律意識的欠缺累積的“膿包”最終在今年被擠破。
目前,斗魚平臺已經在今年接連損失了盧本偉和陳一發兩位大主播,兩者分別因為侮辱性語言和對歷史事件的不尊重被主流媒體點名最終被封殺;虎牙主播莉哥在直播中戲唱國歌,被江蘇網警點名批評之后遭到虎牙官方禁播。此外,還有多個直播平臺主播相繼因“口嗨”被平臺封殺,“口嗨”成為各大主播排隊“槍斃”的主要原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大主播的離去對于直播平臺并非全是壞事,流量的打散帶來了觀眾重組的機會,為新主播的成長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刺激了觀眾新一輪的消費欲望,這與爆款手游的新老交替異曲同工。
┃每年判決上千訴訟案件,“法盲”主播墜入深淵
近兩天,斗魚、熊貓兩大直播平臺分別對“蛇哥”、“劉殺雞”兩主播進行了1.5億、3000萬的違約賠償主張。近幾年大量主播違約判賠案例在前,“后來者”卻在利益面前舍棄了合約精神,一不小心就栽入“深淵”。
例如斗魚主播“蛇哥”、“嗨氏”在違約跳槽后,在天價起訴或判決下,皆身背一筆或多筆判罰金額,不單經濟受損而且與其他直播平臺關系惡劣,只能選擇與當下平臺綁定,個人身價一降再降。
判決文書網顯示2018年僅與直播相關的判決就高達近兩千,與網絡直播相關的判決超過五百條。不少主播在高額簽約金的誘惑下選擇跳槽,卻在高額判賠的復雜合同糾紛中被新老東家接連拋棄。
有時候“挖人”并非全部目的,將“敵臺”主播搞臭、拖下水,也成為商業競爭的一部分。大多數“違約”案例中,主播的“法盲”行為在復雜法律判決條件下被直播平臺律師團隊抓住各種漏洞,成為主播“人錢兩空”的主要原因。
但同時,有些主播自身也較為理智地開始針對直播平臺提出訴訟,例如主播PDD因為經濟糾紛將熊貓直播平臺告上了法庭。
┃結語
游戲直播作為傳播游戲內容的新媒介,在延長游戲玩家游戲時長和對潛在用戶滲透的能力在不斷提高,促使游戲直播的地位在游戲產業鏈中不斷提升,變現潛力依然突出。
在度過最初的燒錢大戰后,探索變現之余直播平臺之間的競爭同樣暗流涌動,2019年也就成為了游戲直播平臺最終淘汰的“決賽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