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30日,第十二屆中國冷鏈產業年會在鄭州順利召開,年會圍繞我國現階段冷鏈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為推進冷鏈行業提質增效而努力。冷鏈物流產業是指產品在加工、存儲、運輸、分銷、零售等環節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持品質質量、減少損耗的系統性工程。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消費的易腐食品超過了10億噸,其中需要冷鏈運輸的超過了50%,但是目前我國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90%以上的流通率。市場需求的旺盛,讓冷鏈物流發展成為必然的趨勢。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通過2018年Q3冷鏈物流行業公開數據的收集整理,并配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
生鮮電商市場規模

我國是一個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在運輸中尤其是對生鮮產品會有著較高的要求,常溫下極易造成產品腐爛變質、損耗率高等問題,因此發展冷鏈物流用以解決生鮮產品的配送意義非凡。
2017年我國生鮮電商的交易規模達到1391.3億元,生鮮電商快速崛起,引領了冷鏈物流行業的再次爆發。當然除生鮮之外,醫藥流通也是冷鏈物流的重要應用領域。據數據顯示,在2017年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第一大全材料出口國,醫藥物流總額已經達到了3.025萬億。
全國冷鏈物流總需求及物流總額

冷鏈物流系統涵蓋了冷凍加工、冷藏存儲、冷鏈運輸和冷鏈銷售等環節,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我國的冷鏈物流起步較晚。90年代,大型連鎖超市的出現,零售終端冷藏鏈才逐漸配備,但是在此后20多年發展相當緩慢,且多為企業自建。大約在2007年第三方冷鏈企業才嶄露頭角,從2008年始,一些具備冷鏈業務的企業成為了奧運會配送商,冷鏈物流行業開始掀起熱潮。
此后生鮮電商的發展推動了冷鏈物流建設進程的加快,在2015年我國潛在的冷鏈物流總額約為4.32萬億,僅食品的冷鏈需求規模就超過了1億噸。伴隨著消費升級,冷鏈物流市場發展空間巨大,成為電商、物流企業搶占的高地。
中國冷庫總容量

據統計顯示,在2016年我國冷庫容量為4200萬噸,折合為10500立方米,同比增長12.3%,在全球冷庫總量排名中僅次于印度和美國。不過我國的冷庫分布并不均衡,多集中在沿海地區。
到了2017年,冷庫總容量達到了4775萬噸,折合為11937萬立方米,從增長趨勢來看,一線城市的冷庫總量增長不明顯,反而是二線城市,特別是農產品產地和臨港地區增長明顯,這得益于生鮮電商需求的擴張和食品進出口業務增長等。
從建筑結構看,土建冷庫的占比最高,約占據了70%左右的份額,鋼結構冷庫占比約22%左右,其余為混合制結構。其中土建冷庫具有牢固強、壽命長以及能耗低等特點,而鋼結構冷庫有建設周期短、容量大、使用靈活等優勢。
從制冷劑比例上看,液氮制冷系統占據了69%左右,費力昂制冷占據30%左右,二氧化碳制冷展1%左右。
冷鏈物流模式及部分平臺融資

國內冷鏈物流的提供商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運輸型、倉儲型、城市配送性、供應鏈型、綜合型、電商性還有平臺型。
倉儲型,即常說的冷庫,作為我國的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雖然冷庫資源不充足,但是重要性無可比擬。2017年我國冷庫總容量達到了11937萬立方米,其中典型的代表有菲普斯和太古冷鏈。當然這是外資企業,中國本土也出現不少冷鏈倉儲企業,如生生物流、易鮮冷鏈等,其中2018年7月太古冷鏈物流被萬科物流并購。
運輸型以從事貨物低溫運輸為主,包括干線運輸、區域配送及城市配送,代表企業有雙匯物流、榮慶物流、眾榮物流等。其中雙匯物流隸屬于雙匯集團,眾榮物流脫胎于眾品集團,雙匯和眾品都屬于肉類產業鏈整合商,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依靠冷鏈物流的支撐,隨著業務的擴大,物流部門發展成了物流企業。
而供應鏈型是指從采購端到終端提供低溫運輸、加工、倉儲、配送等業務,即將供應商、制造商、物流商、分銷商連成一個整體的網絡結構。也是近幾年剛剛興起的模式,代表企業有武漢良中行、鮮易供應鏈、宇培供應鏈、九曳供應鏈、鄭明現代物流等。其中成立于2014年的九曳供應鏈在今年10月份獲得了正大集團數億元的C輪融資。
此外在今年獲得融資的還有綜合型的中鐵物流,于4月份獲得海通創新10億元的戰略投資;城市配送型的唯捷城配,于6月份獲得創新工場、賽富資本等1.16億元的B輪融資。倉儲型的生生物流3月份獲得協力投資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
冷鏈物流國家政策

近年來,國家對冷鏈物流行業持續給予高度關注,并相繼出臺政策予以扶持。2017年2月5日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要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4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提出推動冷鏈物流行業發展,保障生鮮食品消費安全。2018年4月3日,商務部和國家標準委辦公室印發《關于復制推廣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示范典型經驗模式的通知》,預在全國推廣冷鏈流通的標準化示范工作。
農產品冷鏈運輸占比分類

據調查顯示,冷鏈運輸中農副產品占比高達60%左右,藥品流通占比30%左右。而農產品冷鏈運輸中,果蔬、肉類、水產品等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冷鏈物流產業可以分為上游設備和技術供應商、農產品及醫藥生產商以及中下游的存儲和流通環節,雖然相較于普通物流大大增加了成本,不過也降低了產品的損耗率。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還尚未形成完整獨立的冷鏈物流體系,仍停留在運輸與冷藏環節,信息技術和管理體系明顯不足,設備相對落后,冷鏈物流的發展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