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其依舊是在線旅游行業的龍頭老大,但業務的疲軟、強敵的環伺、用戶的不信任,都讓這個剛剛成年的企業,疲于應對。
昔日輝煌,難掩攜程當下焦慮
不久之前,OTA平臺同程藝龍赴港上市,身為第二股東的攜程自然風光了一把。但相比于坐擁豪華投資人陣容、被“抬”進港交所的同程藝龍,在OTA領域廝殺奮斗、笑到最后的攜程顯然要更讓人熱血沸騰。
無論是和平收編藝龍、還是強勢吞并去哪兒,攜程創始人梁建章在回歸的那一年,便提出“把萬億交易額作為階段性目標,要趕京東超淘寶”的目標,此后種種皆是為實現此目標。
至2016年11月,梁建章再度隱退,行業已是另一番場景,“攜程在手,說走就走”的廣告標語也已深入人心。
但雄獅終究會老去,攜程坐在王座上太久,危機也逐漸出現。
率先而來的是輿論危機,去年10月,來自明星韓雪的一條微博,怒指攜程暗自搭售相關產品,撕開了攜程繁榮之下的陰暗面。隨后,原本被視為員工福利的親子園,也被曝出虐童事件,雖然此事為第三方經營人員的問題,但仍對攜程造成極大影響。
對于企業來說,一旦品牌形象受損,便很難修復。無論是隨之而來的大數據殺熟、酒店無故被取消,還是天價退票費,每一個問題的出現,都成為攜程的原罪。
而近日的一篇名為《蔡凱龍:致CEO孫潔公開信:攜程已淪為“邪”程》的文章控訴攜程在用戶的手機里裝了隱形的“后門”,又為它新添了一項罪名。
被外界稱為以利潤為中心的管理方式,讓攜程在這一時期開始玩崩了。
著手整改,卻引發業務危機
為挽回形象,攜程也做了不少整改行為。
梁建章曾在機票搭售風波時表示,產品要進行整改,承諾做到“以用戶為中心”,機票銷售時不再默認勾選保險等產品。時任攜程CEO的孫潔也一直在談“必須居安思危”、“堅持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但輕易說出口的承諾,落實在實際上,卻對攜程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攜程截至9月30日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其第三季度凈營收為人民幣 94 億元,同比增長
15%,但歸屬攜程網股東的凈虧損為人民幣 11 億元。
這是攜程自2016年第二季度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攜程CFO
王肖璠在電話會議時稱,毛利潤下滑主要是由于客服服務成本上升、新設國際呼叫中心以及季節性原因等。他還還提到,2017年第四季度攜程發生了“不幸的公關事件”。
這也就意味著,砍去搭售產品,對于把交通出行業務當做自己營收大頭的攜程來說,損失不小;而為提升用戶體驗而新增的客服服務等,則進一步增加了攜程的成本。
業務疲軟,攜程股價應聲下跌
對于攜程來說,一切的影響最終還是落在了股價之上。
九月以來,攜程股價始終呈下跌趨勢。在第三季度財報公布后,攜程股價暴跌跌19.02%,一夕之間市值蒸發35億美元。
此后數日,攜程回血困難,與今年6月的最高點相比,市值幾乎腰斬。這也就導致了投資機構紛紛下調攜程的評級,其中花旗、華興資本將攜程股票評級從“買入”降級為“持有”,瑞銀、野村證券等則將評級從“買入”降級為“中性”。
縱觀攜程今年財報,增速已明顯放緩。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在沒有看到攜程有新增長點的情況下,難免會持保留態度。
事實上,攜程也曾進行自救。
梁建章在今年年初曾表示,線下門店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攜程將加大在三四線城市的布局。據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情況也確實如此。渠道下沉,使得低星級酒店貢獻的收入大約同比增長了50%,線下商城的GMV同比增長超80%。孫潔還在電話會議上稱,攜程正積極向這些地區滲透,已經收到很好效果。
但攜程看上的業務,美團同樣盯上了。憑借著自己天然的流量優勢以及補貼,美團在這方面發展的非常迅速。
據Trustdata發布的《2018年Q2中國在線酒店預訂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美團酒店在今年第二季度憑借6790萬的訂單量、7290萬的間夜量,雙雙位居行業第一,并超越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三家之和。
此外,攜程在此次的財報中,還公布了自己的用戶年齡,90后已成為平臺新主力,占比已經從30%增加到將近50%。但阿里巴巴旗下飛豬也在發力這一群體。
今年10月17日,飛豬成立新旅行聯盟發布會,逍遙子對飛豬寄予厚望,表示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旅行生意。同時,飛豬還宣布將聚焦出境旅游度假,并將目標客群鎖定為互聯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對于飛豬來說,阿里巴巴龐大的流量將成為它的優勢。
寫在最后:
盡管攜程目前問題纏身,但其到底是行業的龍頭老大,在愈發重視服務質量的90后面前,攜程若能掌握住這部分群體,一切的失意都有重新來過的機會。否則,一家獨大,最終會被三足鼎立而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