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視新聞頻道《24小時》進行了專題報道,報道中提及了未成年人在騰訊、巨人網絡、迷你玩等數家公司旗下游戲中的消費糾紛。節目播出后第二天,騰訊公司就在微信公眾號發表官方聲明,表示將在《王者榮耀》中推出人臉識別功能,進一步加強防沉迷監管。

昨晚,針對近日來頻繁發生的未成年人盜用父母大額金錢打賞主播或進行游戲消費行為,央視在《24小時》節目中集中報道了數個未成年人游戲、直播消費糾紛事件。其中一個未成年人20天在《球球大作戰》《王者榮耀》《靈魂撕裂》三款手游中使用父母手機消費了7.7萬元;浙江一個單親家庭的未成年小女孩在游戲《迷你世界》中,花光了母親信用卡可透支的一萬多元錢,這些行為都實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

案例中一些未成年玩家十幾分鐘就在游戲和直播中消費數千元,為了不讓家長察覺還將游戲或消費信息進行隱藏,造成父母長期不知情。
法律專家認為,未成年人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與年齡明顯不相符的消費行為應當在家長認可下才能產生法律效力,偷用父母手機進行支付的消費行為,相應機構應予以退還。
在央視進行的退款采訪中,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后,大多數游戲的運營和發行方都對游戲進行了快速的退款,但由于充值金額的多方分成,想要全額退款依然存在困難。
法律專家認為,退款難度大的首要原因是家長輕易將自己的身份信息和消費密碼給孩子使用,造成消費主體難以認定是否為未成年人;第二個難點是由于消費金額由多方參與分成,向多個公司提出退款使退款過程十分復雜和漫長。

新聞播出后不到24小時,騰訊公司發布公告稱:《王者榮耀》將率先啟用人臉識別驗證,疑似未成年人的《王者榮耀》用戶在登錄游戲時,會被要求進行人臉識別驗證,與其實名信息進行比對,拒絕驗證或驗證與資料不符則將被納入相應防沉迷監管,此后此系統將覆蓋更多游戲。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并未將所有玩家納入此體系,今天下午圈哥進入游戲后驗證,也并沒有發現自己的游戲彈出人臉識別窗口。
那哪些玩家會被要求進行人臉識別呢?
騰訊在聲明中表示,需要進行人臉識別驗證的對象,主要為經過公安實名校驗確認為成年人,但游戲內行為特征卻疑似未成年人的《王者榮耀》用戶。考慮到留守兒童冒用祖父母身份的可能,針對實名信息為60周歲及以上、存在疑似未成年人游戲行為、且在近一周的某一天有過較長時間游戲的用戶,健康系統將進一步加大驗證力度。
也就是說,除已經認證為18周歲以下的玩家,單日游戲時間過長的用戶和認證年齡較高的用戶會成為驗證的核心對象,至于“存在疑似未成年人游戲行為”內容則存在不確定性。
專家表示,真正監管孩子健康上網的第一道防線是家長,家長要對孩子的網絡行為進行監管和保護;另外游戲和直播公司需要更多配合,向家長宣傳游戲等產品中保護未成年人的措施和方法。
圈哥認為,包括騰訊網易在內的頭部游戲廠商已經陸續出臺了數量眾多且覆蓋全面的防沉迷措施,“拍臉驗身”如許普及可能會是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專家給出的建議有一點思路非常值得考慮:與其一直圍堵未成年玩家可能出現的沉迷問題,不如轉而加強對父母的防沉迷宣傳,提醒父母可能存在的隱患,從源頭上減少游戲負面影響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