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逐漸進入智能化。
根據百度指數顯示,2015年人們開始對人工智能有所關注,并且關注度持續上升,2016年人們對人工智能的關注度略微有所下降,但2017年其關注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熱情,也大幅度推動了智能家居的發展。

傳統家居行業已經趨于飽和,家電逐漸走向智能化,其中智能音箱備受資本青睞,因為智能音箱不僅僅只是一個硬件,更是一個可以統一連接智能家居的平臺,被稱為“智能家居的入口”,
為了占領智能家居的流量洼地,智能音箱是各大企業不得不爭奪的點。
目前,國內市場表現良好的主要是阿里巴巴、小米和百度旗下的智能音箱,而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第三季度百度智能音箱如同一匹黑馬,以190萬臺的出貨量一躍挺進智能音箱全球出貨量第四名。
百度智能音箱出貨量挺進全球前四

根據中國智能音箱出貨量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的智能音箱出貨量高達300萬臺,其次是小米智能音箱出貨量為200萬臺,而百度智能音箱表現略差僅有23.4萬臺。到第三季度阿里巴巴和小米的智能音箱出貨量均有所下降,分別為220萬臺和190萬臺,環比分別下滑26%和5%,但在這一季度百度智能音箱的表現十分突出,出貨量高達190萬臺,環比增長711%。
百度智能音箱銷量強勢挺進全球排名前四,在一定程度上和在六月份發布的小度智能音箱有關,小度的發布使得百度智能音箱第三季度銷售量激增,此外,百度是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的技術公司之一,因此百度智能音箱在人工智能方面有著相對較大的優勢,百度也對外公布語音識別準確率已經高達97%,可以說在語音技術方面比較成熟了。
那阿里巴巴和小米的優勢所在呢?
阿里巴巴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旗下的智能音箱,即天貓精靈在一定意義上算是電商的產物,天貓精靈最大的特色就是支付系統,用戶只需要動一動嘴就可以實現在線購物或者手機充值等,這對于用戶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吸引點。但阿里巴巴為了打造生態閉環,對開發者比較排外,對于第三方開發者的扶持比較弱。
小米的智能音箱,即小愛同學,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連接獨家設備,小米在智能家居上先行一步,通過智能音箱可以對平臺的產品進行賦能,從而打造比阿里巴巴更封閉的生態閉環,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小米不會和第三方開發者合作。小米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更加專注于自身產品的質量,但是也很難獲得第三方的客源。相對于阿里巴巴和小米,百度對開發者十分重視,其生態開放程度也是最高的。
為了使智能音箱可以連接更多設備,進入更多應用場景,使其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企業也開始逐漸和其它廠商合作,探索新的銷售策略。譬如阿里巴巴和海爾、美的等家電品牌合作,將智能音箱和智能家電綁定銷售,對于阿里巴巴而言,這樣可以增加天貓精靈的銷量,提升知名度,而對于國內智能音箱而言,可以使消費者體驗通過智能音箱控制智能家居,促進消費者消費行為的養成。
國內智能音箱發展走向如何
中國成了除美國之外,最大的智能音箱市場,但中國智能音箱市場規模僅占全球的6%,而且在國內的普及率很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還在形成中,并沒有成熟,因此中國智能音箱市場依舊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國內投資者也逐漸將目光投向芯片、語音技術、零部件等產業,而且產業鏈的各環節都出現許多優質企業,這給智能音箱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技術支持。國家對人工智能的重視,以及諸多政策支持,給國內智能音箱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目前在國內智能音箱行業中,阿里巴巴、百度和小米等巨頭玩家以絕對的優勢占領市場,中小企業戰斗力在相比較之下就顯得太弱了,行業留給這類企業的機會已經不多了,此外后入局者即使有想法,前景也不會很明朗,他們只能從垂直細分市場挖掘機會,或者在內容方面下功夫。
雖然智能音箱有著很大的發展前景,低價競爭現象也會逐漸消失,但是目前行業發展依舊有諸多挑戰存在,譬如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還沒有大范圍形成,語音識別準確性有待提高等。此外,雖說企業已經逐漸開始和有關廠商合作,將智能音箱和相關家居產品綁定銷售,但是目前為止智能家居的連接依舊沒有統一的標準。
正因為如此,國內智能音箱市場還會“廝殺角逐”,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在智能音箱成為真正的“入口級產品”之前,內容輸出能力才是它最強大的戰斗力。但不管怎么說,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爆發不是暫時性的,市場的熱度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