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自新世紀以來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后,2017年中國少兒圖書市場規模已經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近日發布的《中國少兒出版產業發展報告》中寫道。

童書展論壇上發布了《中國少兒出版產業發展報告》(圖片來源:上海國際童書展)
根據該報告,2017年,中國少兒圖書定價總金額175.48
億元,同比增長9.66%,對圖書零售市場的增長貢獻遠高于其他種類。最近十年,我國少兒圖書在大眾市場的碼洋規模從39.47億元上升至197.59億元,年均增速高達19%
[1]。童書在中國如此有市場,主要因為中國目前有3.67億(18歲以下的)少年兒童。
然而,電子設備的普及讓孩子們接觸到甚至習慣于數字化閱讀。2016年發布的《中國城市兒童閱讀情況調查報告》顯示,74.8%的兒童從2歲前就開始閱讀,隨著兒童年齡增加,電子書的閱讀占比增大,是小學生和初中生的主流閱讀方式。

圖1:不同“學齡”孩子數字化閱讀占比(來源:《中國城市兒童閱讀情況調查報告》)
《亞馬遜中國2018全民閱讀報告》顯示,85%的“00后”受訪者經常購買付費電子讀物。而該報告的2017年度版顯示,年齡越小閱讀電子書的占比越高。

圖2:付費閱讀成主流,00后表現最佳(來源:《亞馬遜中國2018全民閱讀報告》)
總體來看,數字化閱讀已成為中國兒童普遍的閱讀方式,但是從圖1可以看出,家長更希望孩子閱讀紙質書。
而在歐美地區,家長亦普遍不喜孩子盯著屏幕閱讀。前不久,硅谷的一群父母開始抵制孩子接觸手機等電子設備,并演變成了地區性共識:手機容易讓孩子上癮,并且有很高的阻礙發育的風險。身為技術人員,他們了解電子產品是怎么回事,所以也對它有著更強的防備心理。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提到:Bill Gates不會讓他的孩子在十幾歲之前用手機,Steve
Jobs則吐露不會讓自己年幼的孩子靠近iPad;Chris
Anderson是一家機器人和無人機公司的CEO以及GeekDad.com的創立者,他給自己的孩子定了多條規則,包括:上高中前的最后一個暑假才能擁有手機;臥室里不能有屏幕;網絡級內容屏蔽;13歲才能用社交媒體;絕對禁止使用iPad;對使用屏幕的時間設下時間表。他說,孩子不聽話就斷網24小時。[2]
那么,使用這些電子設備是否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影響呢?
英國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的最新調查(針對8-11歲兒童)表明,睡眠不足和對于電子產品的沉迷會導致孩子的認知能力下降,如語言能力和記憶力。因此,研究人員建議限制兒童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
兩年前,美國兒童養育及兒童健康權威機構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簡稱AAP)
頒布了關于兒童使用數字媒體的新建議,總體來說,新建議對于兒童接觸電子產品的限制更為嚴格,來看看其中重要的幾項:
· 1歲半以下(此前為2歲以下)的孩子應避免使用電子設備(視頻聊天除外);
· 1歲半至5歲的孩子可在父母陪同下使用電子設備觀看高質量節目,2-5歲的孩子使用電子設備每天不可超過1小時;
· 6歲及以上的兒童可使用電子設備,應繼續限制使用時間和媒體類型,并確保媒體不會取代適當的睡眠、體育活動和其他對健康重要的行為。
(此前為2歲以上的孩子每天接觸電子設備不應多于2小時,隨著孩子長大可適當增加時間)
來看看數字化閱讀行業如何剖析自己的價值。
專注于兒童數字閱讀的咿啦看書的創始人兼CEO任暉在幾日前的上海國際童書展上表示,數字出版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并且在不斷創新。咿啦看書的“動畫書”具有四個要素——動畫、游戲、配音和交互。這是新一代孩子們喜歡的閱讀體驗,同時也保留傳統的紙質閱讀體驗,核心是交互,交互可以使單向傳輸變成雙向反饋,尤其有助于教學。

咿啦看書繪本故事APP中的“動畫書”
法國巴亞出版集團(Bayard Group)兒童數字部總監Damien
Giard在本屆童書展上說:“對于殘障兒童學校的孩子,我們利用數字化的教學方式,幫助他們在學校和家里使用數字化設備。”
英國卡爾頓出版社(Carlton Publishing)數字部總監Japhet
Asher提到,他們將數字化工具應用于傳統圖書,使傳統圖書變得更有趣。比如,利用VR技術創造的動物圖書,孩子們可以將平板設備置于圖書內容上面,3D的動物形象會出現在屏幕上[3],他們便可以近距離了解這些動物。此外,他們也對某些懸疑類圖書的內容進行游戲互動性開發。

Japhet Asher(圖片來源:上海國際童書展)
綜上可見,歐美地區對于兒童使用電子設備的警惕性較高,但不得不承認電子書等數字閱讀方式確實具有便攜、生動、可標記等優點。其實,站在閱讀載體的角度,電子設備和紙質書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電子設備與紙質書相結合可能是比較兩全的閱讀方式。而兒童使用電子設備,最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
引用:
[1] 中國少兒出版產業發展報告 – 出版人雜志
[2] “手機里的惡魔”?硅谷父母對電子產品說不 – 紐約時報
[3] “童書數字化”路口,向左走?向右走?- 國際出版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