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硬實力看GDP,軟實力看什么?
日前,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研究會與RET睿意德聯合發布了《2018中國新商業城市研究報告》,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名列前茅。其中,上海商業創新力強,商業氛圍濃郁,各項指標均衡發展,在商業基礎設施指數上位列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以盒馬鮮生、亞朵酒店和星巴克咖啡三家商業品牌的選址布局,構建了“盒馬指數”、“亞朵指數”和“星巴克指數”,來體現城市商業創新現狀的商業創新、商業基礎設施水平,以及是否擁有充足的文化、技術創新資源、新消費人群及城市的包容性。其中“盒馬指數”代表城市的商業創新度,“亞朵指數”代表城市的商業時尚度和文化氛圍,“星巴克指數”代表城市商務的活躍度。

位于上海南翔的盒馬機器人餐廳
報告中提到,盒馬鮮生是最早的生鮮新零售品牌,也是“新零售”業態的代表性品牌。盒馬指數通過盒馬鮮生的門店城市分布、所在城市的面積及常住人口等數據綜合計算而得,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當前的零售創新活躍度。
盒馬首店上海金橋店物業,屬于崇邦集團旗下的金橋國際商業廣場。盒馬首店開出后,崇邦集團副總裁梁美芬表示:“盒馬進駐后,我們平均每個月增加3、4千名以年輕消費者為主體的新客流”。
今年三月,盒馬一口氣與印力、新城
、恒大、碧桂園、融創、世茂、佳兆業、中海、復地、銀泰、合景泰富、居然之家、嘉豪商業等13家地產商進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這也讓不少城市掀起了“盒馬爭奪戰”。
有觀點認為,持續創新能力是盒馬的核心競爭力,在開創性地設計了店倉一體的商業模式后,盒馬又開出機器人餐廳、嘗試新餐飲,在模仿者眾的現在,仍保持身位領先。
“商超零售創新看盒馬”逐步成為業界共識,盒馬也開始成為城市創新力的風向標。
作為阿里新零售標桿,盒馬目前已有65家門店,分布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成都、寧波、蘇州、南京、武漢、貴陽、福州、西安等13個城市,其中上海門店數量最多,達到18家。報告中提到,京滬盒馬鮮生門店占全國51.9%,與廣深相比,在創新力上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