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英國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里斯托弗在1992年給出的論斷與辰森世紀歷年來的核心發力點不謀而合。深耕供應鏈精細化管理十余載,又有阿里口碑控股護航,辰森世紀供應鏈系統目前獲得西貝莜面村、豪享來、江邊城外、九毛九、貓屎咖啡、炳勝等多家著名餐企使用后的一致認可。
據最新的《中國餐飲報告2018》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達39644億元,同比增長10.7%。面對將近4萬億元的大蛋糕,餐飲入局者越來越多。伴隨著規模效應和新零售技術手段的日新月異,我國餐飲行業供應鏈的戰役已經悄然打響。而今年,戰況正烈。一方面線下新興品牌勢頭迅猛,一方面線上平臺以及跨界新模式產生巨大沖擊,餐企正處在一個不進則退(退出)的時代。有調查數據顯示,近兩年我國倒閉餐廳的平均壽命為508天,2017年關店數是開店數的91.6%。

數據來源:《中國餐飲報告2018》
長期以來,在規模化的復制過程中,大批餐飲連鎖企業深陷“四高一低”(原材費用、人工、房租、損耗高,利潤率低)的泥潭,面臨著營業收入增加、毛(凈)利潤大幅減少的尷尬處境。企業為盈利而生,從餐飲行業的利潤公式(總利潤=客戶單次消費利潤×消費頻次×消費人數)不難看出,高效、科學、全面、透明的供應鏈管理必將成為餐飲企業下半場破局取勝的利器。
顧客在餐廳享受一道餐桌上的美食,企業就經歷了一次品類豐富、數量眾多、過程復雜的供應鏈過程。食材從產地到餐桌,餐飲企業承擔著巨大的成本費用。只有通過科學、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將采購渠道、線路、生產加工等進行最優組合,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盡可能降低成本,實現顧客單次消費利潤的大幅增長,同時通過價格優勢帶來消費頻次的乘數增長。通俗來講,在餐飲下半場的賽道上,誰率先實現優秀的供應鏈管理,誰就將分得更大塊的“4萬億蛋糕”。以西貝莜面村為例,僅通過辰森世紀供應鏈大數據的預估報貨,就可大幅提升報貨準確率,減少損耗,一年節省成本200萬元。

北京辰森世紀世紀最早以服務餐飲企業起步,多年來不忘初心,在專注深耕餐飲行業信息化的基礎上,將高效、可控的精細化供應鏈管理作為研發核心。早在2006年,辰森世紀就率先上線了支持300家門店規模的供應鏈系統,成為國內首家潛心研發餐飲供應鏈系統并落地實施的企業。2016年,辰森世紀獲得了阿里巴巴生態核心成員口碑的戰略控股,融入阿里更多的創新文化,整合多平臺資源,強勢打造全新的云化供應鏈系統,賦能餐企玩轉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