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3日,2018年CGDC中國游戲開發者大會在上海舉行。PlayBlock聯合創始人何曉星出席了中國區塊鏈技術與游戲開發者大會,以“鏈上游戲·論區塊鏈游戲的開發之道”為主題,與其他嘉賓一同就區塊鏈游戲的產業的現狀與發展進行了交流,分享了區塊鏈游戲成功三要素。

數據顯示,目前世界數字貨幣市值維持在3000億美元上下,而全球數字貨幣實際用戶約2000萬,相較于全球40億互聯網用戶而言滲透率僅為0.5%。當下多數持幣用戶只能進行交易,缺乏實際的應用場景。如何透過互聯網激活更多用戶,是區塊鏈技術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游戲作為是區塊鏈最易落地場景之一,隨著《加密貓》《Fomo3D》等話題性產品出現,在爭議中不斷進化。關于區塊鏈游戲的未來,PlayBlock何曉星認為,一個好的區塊鏈游戲應具有好的用戶體驗和話題性,技術上也要完全創新。題材和內容話題性能源源不斷帶來新流量,良好的用戶體驗能留下用戶,完全依托區塊鏈服務器去中心化運營才能徹底重構游戲內的關系,隨著生態環境將不斷成熟,優秀的區塊鏈游戲也會不斷出現在市場。
以下為本場圓桌論壇中何曉星的發言整理:
各位好, 我是娛樂內容公有鏈PlayBlock聯合創始人何曉星,區塊鏈游戲最近特別火,關于區塊鏈游戲的發展,我有一些觀點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介紹一下我們團隊,PlayBlock的團隊以清華、北大畢業,從業十年以上的程序和產品開發人員為主,團隊核心成員最早在2013年開始接觸、研究區塊鏈技術,曾經設計和主導過注冊用戶超過3億,累計收入超過150億的一流游戲產品,組建過超過百人配合默契的開發團隊,挑戰過超過500萬人同時在線的服務器難題。在區塊鏈技術領域也有著多年的技術積累,2017年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條公鏈。
目前比特幣和以太坊TPS(每秒交易)分別約為7筆和25筆,無法支持在線游戲這類高并發場景;同時其共識機制均為POW(工作量證明),在現實世界消耗極大能源,成本高昂。游戲等垂直領域亦是如此,還未出現一個能夠在傳輸、并發等屬性與產品相匹配的公鏈。
PlayBlock公鏈與清華大學科研團隊合作,在最新科研成果Gosig共識協議的基礎上打造了全新共識算法,使在公鏈參與達成共識的節點可以多達上萬個,在5月的模擬測試中,TPS(廣域網吞吐量)能達到25000以上。在去中心化、安全性、性能多項指標間取得了更好的平衡。未來,PlayBlock還將繼續與國內外一流院校合作,不斷更新底層技術。這里賣個關子,8月我們將宣布一個重大合作,與某全球第一的科研團隊達成合作,一起研究,突破公鏈性能的極限。
近期,「加密貓」「Fomo3D」以及競猜類等話題產品的出現,讓業界看到區塊鏈娛樂產品的希望,并且爭相模仿,這里要潑一盆冷水給大家。
現階段引起關注的產品,很多是移植了互聯網場景里曾經火爆過的模式,加以簡單的區塊鏈技術,在市場早期先聲奪人。比如世界杯期間很多區塊鏈團隊都推出了預測類產品,讓token的價值體系得以驗證和流通。

PlayBlock也推出了社群DApp「小P部落」,用戶除了使用token參與預測、挖礦,做了兩個嘗試,
一個是應用完全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服務器里運行,從打開「小P部落」發出任何指令都是從區塊鏈服務器進行運轉并反饋到用戶,足球的場次相對集中,用戶預測行為間也相對集中,做公鏈的都知道,高并發性是對區塊鏈技術挑戰,我們也在根據實戰對技術進行了優化。與其他同類型產品相比,我們嘗試更豐富的產品運營,比如在世界杯復賽期間安排主播在比賽間歇期直播俄羅斯風情,和用戶進行預測活動,內容在虎牙等直播平臺首頁都有推薦,期間有100多萬人次參與。世界杯開始后嘗試導入了1萬多用戶,次留80%、周留存60%。
「小P部落」預測的內容也在世界杯后進行了娛樂化,除了體育以外,還加入了熱門綜藝和藝人的百指比較、金融預測等,搭配豐富的活動保持與用戶的高度互動,不斷得到最新的反饋,優化產品同時,更多是傾聽用戶需求,反饋市場趨勢,對未來進行判斷,從而做出更有好玩的產品。
PlayBlock在緊密開發公鏈同時,堅持對產品的探索,是因為區塊鏈是高度復合化競爭的產業,可以大膽斷言,不懂內容的團隊做不出好公鏈,不懂技術的團隊也很難做出好內容。
PlayBlock的開發計劃,重點目標是在年內推出PlayBlock TestNet
1.0,測試網將充分展現PlayBlock共識算法的先進性。同時PlayBlock還會與泛娛樂產業開展多方合作,并攜手開發者探討去中心化應用的多種可能性,預計會有游戲、預測、版權交易、多個場景落地,逐步完善PlayBlock的娛樂內容生態。如果說區塊鏈是人類生產關系的改變,互聯網的上限,也僅僅觸碰到了區塊鏈的下限。這里也歡迎對區塊鏈技術抱有愛好和信仰的朋友,與PlayBlock一起推出更豐富的區塊鏈娛樂體驗。
以上就是我作為一個多年互聯網產品工作者、區塊鏈行業新兵,給大家的一些參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