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游戲《豬來了》研發商深圳萌蛋互動以侵犯著作權和不正當競爭為由,正式起訴《海盜來了》開發商豪騰嘉科,要求停止侵權并賠償人民幣1000萬元。
游戲“搬運工”的五十步笑百步
在不久前的微信公開課上,豪騰嘉科曹曉剛曾表示《海盜來了》月流水達1億人民幣,峰值DAU
2000萬。隨后就有不少媒體指出,此游戲的整體風格和玩法其實來源于2013年以色列游戲開發商Jelly Button Games旗下名為《Pirate
Kings(海盜王)》的游戲,兩者在玩法和界面風格基本相似。

《海盜來了》、《豬來了》和《Pirate Kings》
這種“借鑒”的行為雖然已經在游戲圈已經見怪不怪,因為地域和法律的原因,《Pirate Kings》就算想維權也找不到依據。
不過為什么蹦出來起訴的是《豬來了》?
萌蛋互動稱《豬來了》早在2015年12月就已經上線,并依法取得了著作權版權登記;《海盜來了》最早發布則可以追溯到2016年10月左右,晚于《豬來了》10個月時間。
雖然同出一源,但在中國法律環境中,上述舉證對《海盜來了》確實非常不利。
晚來的比早到的風頭旺,萌蛋確實有惱怒的理由,但五十步笑百步,兩者其實都是“搬運工”。
小游戲的“抄襲”怪圈:火的游戲都有原型
微信官方數據顯示,小游戲累計使用用戶數3.1億,并在100天時間里交出了上線2000款小游戲的成績,然而量大并不代表質高。
官方高人氣游戲“跳一跳”剛上線就被指責抄襲育碧《快樂跳瓶》,雖然及時拋出了跟育碧合作的消息,但仍然給不少玩家留下了一個“搬運工”的最初印象。

而后,《彈球王者》被投訴像素級抄襲《物理彈球》、《冒險資本家》抄襲《AdVenture Capitalist》被下架、《熱血大灌籃》與《Bouncy
Hoops》等例子數不勝數。6月份MAU排名前三十的小游戲里出現的8款“猜畫小歌”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21世界什么最貴?創意!包體要求和傳播要求讓微信小游戲精簡成了“核心創意玩法+社交”的簡單組合,很像加重了社交的io游戲。相對于手游來說,小游戲本身在無限做減法,核心玩法創意成為重中之重,創意的缺乏讓研發商選擇走上了“搬運”的捷徑。
微信小游戲是一場流量的瓜分盛宴,來得早就可能吃得好,這種不加分辨的“拿來主義”也造成了小游戲個性和特色的缺乏,對游戲本身的進步和創新也益,但誰讓內容的需求影響了小游戲的KPI呢?此前游研社的一篇文章題目也取得恰如其分:“微信小游戲有1000種方法去避免抄襲嫌疑,但他們沒有采用任何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