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說:往事如煙過,一笑泯恩仇。
但我們都知道,這只是金庸老師筆下快意恩仇的江湖,現實中,被大佬們攪得風起云涌的江湖從來不只是恩仇那么簡單。
要說最像江湖的地方,大概也只有現在的區塊鏈行業,魚龍混雜且驚心動魄。這個目前離錢最近的行業不斷刺激著圈子里的參與者不停的做項目、做交易所、發幣、布道、宣傳信仰。但無論是炒幣的投機者亦或相信未來、堅定跟隨潮流的信仰者,在李笑來、陳偉星馬拉松式撕X的過程中,對于區塊鏈技術、對于這個行業的認識變得越來越模糊。甚至,有人已經開始相信李老師口中的“傻X”或許并沒有夸大的成分……
李、陳二人口水仗的起因在于陳偉星所謂的“爆料”,不僅李笑來首富的身份收到質疑,而且還變成了涉賭、私吞、操盤的黑莊 or 狗莊。對于陳偉星的第一次指控,李笑來玩起了以柔克剛,除了表明起訴誹謗以及發長文正式回應以外,再無任何針鋒相對。
即便陳偉星此后又有幾次爆料,但李笑來沉得住,硬是沒接招。直到吳子龍的那份錄音曝光,從當日凌晨開始,圈子里就炸了鍋,李笑來“新東方好老師”“幣圈優秀投資人”的人設碎了一地,502都粘不到一塊。
但這位笑來老師的淡定也是令人欽佩,早上抽空看了場電影,然后不咸不淡的回應了一句“我公共場合不講臟話,私下臟話很多”,當然,還附帶發了一份回應長文。
就是這篇帶有易理華名字的回應長文讓這件事變得更加熱鬧,老貓、易理華、徐可跳出來很是纏斗了一番。在這出大戲中,老貓和徐可只能算是配角的配角,但他們也是受過李笑來恩惠的人。
老貓是在錄音剛曝光的時候直接出來說易理華是幕后黑手,后者否認。李笑來回應長文出來的時候,易理華說前者的話是捏造、是誹謗,自己是主動退出,還吃了大虧。
此時,渾身貼滿標簽的90后連續創業者徐可調出來幫李笑來回擊了一番,結果,這位曾經因為翻車被國內電視臺采訪過的海歸富二代惹了一身……緋聞。不過,后來的焦點卻變成了易理華投資的META元信鏈是否造假。此事其實已經算是塵埃落定,項目方與易理華都曾發過聲明互相撇清關系,所以,徐可與易理華的口水仗并沒有持續多久。



不過,李、陳二人的口水仗并沒有因為前面三位而熄火,相反,在李笑來宣布辭去雄岸資本(政府指導資金占比30%)所有職務之后,此前一直打太極的李笑來選擇了硬剛。
這次,李笑來親自上陣來了一出陳偉星版“錄音門”,而且,有把他制作成連續劇的意思。
目前,該劇已播出兩集,分別是:
第一集:陳偉星說區塊鏈是騙老百姓的工具。
第二集:陳偉星說他寫了很多假合同騙銀行貸款。
陳懟懟當然選擇接招,不僅說李笑來的錄音是剪輯、編造,還表示所謂假合同只是自己在私人酒局上的一次“坐而論道”。
“李笑來不懂全球金融……齷齪無德……是幣圈的悲哀。”


至此,兩人的口水仗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但是,看李笑來的意思,后面的料多的是,這出戲得慢慢演。
像李、陳二人這種戰斗力特別旺盛的大佬,在區塊鏈行業里還真是不多見,雖然大佬都號稱凌晨三點不睡覺,但是把口水仗吵成連續劇的,這應該算是首次。
這種互相揭短甚至謾罵的大佬間的撕X對于這個行業來說并沒有太多的益處,黑料越多只能說明這個行業越亂。但有一點好處,李笑來和陳偉星吵到這個份上,兩個人此前的人設已經碎得差不多了,這也能讓一些還在迷信大佬、概念、理論的人清醒一下,讓他們看清自己所支持的大佬并非看起那么完美,他們不是領導者也不是變革者,他們或許更多的還是既得利益者。
區塊鏈或許可以改變世界,但它改變不了人性。
如果我們仔細回憶一下,李笑來曾在之前曝光的錄音中表示,從事區塊鏈需要把自己打造成網紅,如此看來,這次事件的參與者,如徐可、陳偉星、李笑來走的都是這個路子,只不過方法不同而已。徐可靠的是外形以及自帶的富二代、90后標簽等等,陳偉星靠的是懟天懟地懟空氣,李老師靠的是賣書……
既然大家做的都是流量生意,如果撕X能吸引關注度,撕成連續劇也未嘗不可。《潛伏》中有句臺詞:你面前擺著兩根金條,你能告訴我哪根高尚,那根卑鄙嗎?同理,流量也不分黑白。不過,筆者還是愿意相信,兩位大佬的“持久戰”為的是保護自己并對對方造成更多的傷害,至少李笑來應該是這么想的。
經過半年的發展,區塊鏈行業依舊是一地雞毛,不同的時,區塊鏈的熱度已經在悄悄的下降,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曾經被壓了將近一年的“人工智能”的百度指數終于在本月初超過了“區塊鏈”。對于行業以及業內大佬來說,這,是喜是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