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移動黑板擺在中間,周圍的AR導購、無人試妝鏡、智能試衣間、無感支付通道等新零售“黑科技”變身為課堂上的教具,學生們親身體驗新零售帶來的線上、線下融合。
9日下午,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2016級和2017級的近70名本科生走出象牙塔,將課堂搬進了親橙里、盒馬和銀泰等新零售賣場。
這是國內商學院首次將課堂搬進新零售賣場。以阿里新零售為代表的商業實踐正在引發中國商學教育的變革,并激發出人才新需求。有學者認為,在新一輪技術和商業創新中,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必須和企業走得更近,做到無縫對接。


(商學院將課堂開進新零售賣場,讓學生們盡早體驗新零售,激發他們對未來創業和就業的思考)
學生們眼中的新零售:炫酷、大數據、帶動就業
機器人導購能猜到我喜歡買什么嗎?新零售帶來了哪些新崗位?老人一般不習慣用手機上網,怎么享受到新零售的便利?在親橙里,阿里巴巴商學院的學生們將一連串問題拋給了他們的“臨時老師”親橙里講解員。
親橙里是阿里巴巴的首個智慧商業空間及新零售試驗田,匯集了盒馬鮮生 、淘寶心選 、天貓精靈
、淘寶二次元等眾多網紅品牌,打造全新的商業體驗。二樓的一塊數據大屏吸引了學生們的目光。據介紹,這塊大屏實時顯示商場內的顧客流量、停車位等信息,隨時查詢商場內的消費熱度,打造新零售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


(學生們西湖銀泰參觀天貓國際全國首家跨境線下店等富有代表性的新零售場景)
在網紅店盒馬鮮生,學生們除了對智能傳送帶、自助付款機等炫酷科技感興趣,更好奇新零售模式帶來了哪些新工作崗位?據店長介紹,盒馬鮮生不僅提供了廚師、柜臺服務、配送等崗位,還創造出“智能倉庫揀貨員”等新崗位。目前,僅盒馬這一種新零售業態就提供了上萬個新崗位,如果考慮帶動上下游的生產制造、快遞物流等相關就業,這個數字還將更為龐大。
在西湖銀泰,學生們參觀了天貓國際全國首家跨境線下店、新零售家居館、天貓智能母嬰室等富有代表性的新零售場景。
天貓國際西湖銀泰店正在不斷引進五大品類、近1600種各國暢銷進口好貨,這些商品從天貓國際已引進的70多個國家3700個品類近18000個海外品牌中匹配精選而來。
“與線上店相比,線下店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前來參觀的學生向店長徐肖燕咨詢道。
“線下店的一大特色是豐富了大家的消費體驗,將線下線上的兩種購物模式打通。”店長介紹,“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年輕的女孩子們喜歡購買進口眼影、口紅等化妝品,在店內能夠滿足大家對于試色的需求,這樣實地挑選了適合自己的產品,再完成在線支付購買。”
“過去逛過盒馬、親橙里和銀泰,但這是第一次實地詳細了解新零售帶給商業的變化。我們學院的很多同學都有創業打算,所以很需要了解未來的商業模式。”阿里商學院2016級學生馬彩峰說。
新零售帶動新就業,新零售人才將成為戰略資源
“新零售可能是近兩年來中國在商業創新領域最火的關鍵詞。”杭師大阿里商學院市場營銷系系主任酈瞻表示,新零售帶來的不僅僅是商業變革,而且推動就業形態的深刻變化。將教學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們盡早體驗新零售,激發他們對未來創業和就業的思考,正是將課堂開進新零售賣場的初衷。


(阿里商學院的學生們參觀盒馬鮮生,對盒馬智能倉庫揀貨員這一新工種非常感興趣)
近日公布的《2018新零售人才發展白皮書》顯示,當下最熱門的新零售人才集中在互聯網及IT領域,零售和快消等線下傳統行業人才需求也因新零售上升迅猛。如今,不少企業已設立新零售相關崗位,覆蓋從新零售運營、物流專員、產品經理到業務總監等各方向的大小職務,總體需求旺盛。
據中國人民大學的統計,2017年阿里巴巴生態創造3681萬個就業機會,新零售以極強的就業吸納能力,帶來市場半徑擴大、分工細化,創造了諸多前所未有的新工種、新崗位,助力撬動千萬級就業。
品蝦師、機器人飼養員、盒馬智能倉庫揀貨員……不少年輕人在新零售平臺上找到自己熱愛的職業。
酈瞻認為,隨著新零售布局不斷拓展和加深,人才愈加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這類人才并不容易培養,因為他們要同時了解線上和線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全新的思維方式。
新零售引發商學教育變革,高校和企業應走得更近
不斷推進的阿里新零售,正引發中國商學教育的變革。國內商學院首次將課堂從象牙塔搬到新零售賣場,只是這輪變革的開始。
中國知網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18年,有關新零售的研究和報道方興未艾,2017年,知網錄入以新零售為關鍵詞的文獻1398個,今年6月不到,新增文獻數量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學生們在參觀淘寶心選線下店。淘寶心選希望通過提供線上線下的完整服務,探索新零售玩法)
為撰寫以“新零售”為主題的論文,今年5月,一群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的“學霸”實地走訪盒馬鮮生,向一線運營人員取經。一些具有前瞻眼光的高校覺察到市場對新零售人才的急切渴望,正在積極調整教學方案。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旗下的零售管理學院與淘寶大學簽訂協議,計劃培養800名至1000名新加坡的新零售專家。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魏江近日接受FT中文網專訪時說,中國目前的商學教育亟需變革。“商學教育和人才培養已經落后于企業創新步伐,高校和企業必須要走得更近。
魏江的看法呼應了此前馬云在世界智能大會上提出的觀點。馬云說,以前是企業跟著大專院校走,未來應該是大專院校跟著企業走、跟著市場走,因為只有在競爭的第一線才有可能誕生最先進的技術。
魏江認為,學校要和企業無縫對接,但是這種對接的目的不是為了產業化,而是總結提煉中國企業遇到的現實問題,然后上升到理論,再形成創造性方法,給更多企業提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