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個字來形容今天的幣圈那就是“刺激”,由于FCoin利用“交易挖礦”模式的異軍突起,讓所有頭部交易所為之一振。之后,FT(FCoin的平臺幣)在輿論壓力下不斷暴跌,讓投資者又體驗了一次過山車。
緩過神來的“老大哥”們終于意識到了威脅,于是乎,趙長鵬開始對“交易挖礦”開啟批評模式,并映射FCoin。面對趙長鵬的言論,FCoin的創始人張健意欲挽回一局,所以……FCoin上線了BNB交易,沒錯,FCoin上線了幣安的平臺幣。

幣安作為第一梯隊自然不會任由自己敗下陣來,所以,他們玩了個更大的……


1000家交易所、幣安提供完全的解決方案、200%分紅、100%返利,僅僅這幾個詞放在一起就夠投資者琢磨半天的。誰也沒想到,前兩天還在微博上歷數“交易挖礦”“分紅”模式的風險的趙長鵬,竟然也玩起了小弟玩的那一套,而且玩得還這么大。
幣安雖然成立時間不是太長,但客觀上講其口碑在眾多“韭菜”心里還是不錯的,尤其是何一的存在,為幣安塑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品牌形象。在這種前提下,幣安跟風搞這么大的動作不免讓外界有些擔心:幣安也要搞“資金盤”了?
對于外界的疑問,何一昨日在各個微信群中進行了多次解釋,如果這個方向是對的,那就讓已經在路上的合作方試試,至少可觀測,可控,要擁抱變化。
“總要給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選擇。”

看起來,幣安高層對于此次的大動作倒不是很擔心,甚至還有玩票兒的性質。而作為幣安掌門人的趙長鵬,似乎道出了此次幣安啟動這項計劃的真正目的。
“資金盤幣安是不會搞的,但是得把資金盤的水攪渾,讓這個模式快速結束,不然太多用戶受傷。”

厲害,著實厲害,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足夠的體量,創始人說出這種話肯定會被外界看作是“癡人說夢”,但趙長鵬不一樣,他手下可是一家一天400億成交額、4000萬收入、88億估值的巨獸。
按道理說,像這樣體量的交易所玩票兒也就玩票兒了,但前幾天還在痛批“交易挖礦”所帶來的種種風險的趙長鵬,突然就要聯合1000家交易所“攪渾”這一模式,僅僅是為了防止更多用戶受傷,筆者是不太相信的。即便幣安家大業大,這么大的補貼規模也抗不了多長時間吧?
沒錯,如果我們去掉表面上的那些概念、術語,所謂“交易挖礦”“分紅”無非是“傳統互聯網”行業已經玩了無數次的補貼燒錢套路,美團、滴滴等小巨頭通過瘋狂的補貼燒死了對手、燒出了行業壁壘從而穩坐江山。FCoin無非是復制了這一還沒有被第一梯隊所采用的模式,沒想到一炮而紅。
眾所周知,交易平臺是目前區塊鏈行業賺錢最穩妥的細分領域,一開始就沒有嘗試通過補貼吸量,因為在暴利的驅使下,誰還會在乎那一點點的分紅。
現在不一樣了,因為幣安無法忽視國內市場。雖然此前幣安主動屏蔽了國內IP,雖然何一曾在媒體群中間接的表示對于回歸國內市場比較慎重,但作為原生企業,國內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市場,尤其是中國已經為了區塊鏈、虛擬幣的中心之一。
屏蔽國內IP是幣安的政治嗅覺,回歸國內市場比較慎重更像是一種官方回應,即不承認、不負責、不評論。如果真的不重視國內市場,那為什么幣安要建立國內的媒體群,何一為什么又會在各大微信群中頻頻現身回應or宣布幣安的種種動作。
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在幣安緩步推進之時,FCoin打破的幣安的節奏,94之后,頭部交易所們從來沒有面對如此大的威脅。而且,看到FCoin的成功,已經有無數小平臺準備復制“先驅”的“輝煌”。
在這種情況下,幣安、OK豈能不防御?若要防御,以戰止戰或許是他們想到的最好的方式。在已經獲得足夠成長的前提下,幣安、OK其實是有實力與后來者對剛的,但其實最大的問題在于,頭部交易所面對千千萬萬想要上位的小平臺,更多的是選擇防御,進攻的選擇權在后來者手里。
這場攻防戰,恐怕要持續一段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