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 1886
年卡爾·本茨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汽車后,人們就開始有了如何讓汽車自動駕駛的構想,伴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目前智能駕駛已取得了空前的進步。當然與無人駕駛相比,智能駕駛的概念要寬泛的多,無人駕駛是智能駕駛發展的最高形態。
智能駕駛即利用人工智能、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汽車能夠部分或全面感知周圍環境并進行自動安全地駕駛,有效彌補了人類駕駛員存在的缺陷。目前智能駕駛的發展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L0~L4,從L0到L4,汽車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汽車智能化、網聯化也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發展智能駕駛對促進國家科技、經濟、社會、安全及綜合國力有著重大意義。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通過對國內智能駕駛行業相關數據的收集整理,并配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國內智能駕駛市場的發展趨勢。
國內智能駕駛市場規模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給出的數據,2015年,國內智能駕駛的滲透率為15%,其中絕大部分為低級別的自動駕駛,對應的市場規模為353億。此后,隨著汽車智能化的不斷發展,2016年國內智能駕駛市場規模達到了490億元,同比增長38.8%。
從現階段國內的發展情況來看,雖然中國的智能駕駛起步較晚,在L2和L3階段均落后于歐美,但在L4階段大有趕超之勢,隨著國內如百度等眾多企業在智能駕駛方向的布局,可以明顯的看到我國目前在智能駕駛方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2017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81億。
國內智能駕駛標志性事件

早在1925年,美國陸軍電子工程師弗朗西斯·霍尼迪便乘坐在一輛由無線電波操控的車輛上,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到了1980年左右,美國在智能駕駛方面取得了快速發展,而我國也在80年代開始了相關技術的研發。1992年由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五家單位聯合成功研制了ATB-1無人車,是我國第一輛能夠自主行使的測試樣車,標志著我國無人駕駛技術正式起步并進入探索期。
2015年8月,宇通大型客車從鄭州至開封路段完成自動駕駛實驗,全程共行駛32.6公里,也是國內首次自動駕駛實驗。2016年6月,由工信部批準的首個“國家智能網聯車(上海)試點示范區”正式開園運營,意味著國內的智能聯網和無人駕駛從國家戰略高度正式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智能駕駛相關政策

目前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傳統車企都參與到了無人駕駛領域的研發,致力于改變人們傳統的出行方式和行為習慣。當然,這必定少不了國家政策的支持,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提到將智能網聯汽車列入未來十年國家發展的重點領域,指出在2020年要掌握輔助駕駛的各項關鍵技術,在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各項關鍵技術。
2018年1月,為加快推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發改委公布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提到在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技術創新、產業生態、信息安全體系等框架要基本形成,中國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50%以上。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部出臺《智能網聯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規范了智能網聯車在道路上測試的管理,為推進交通運輸轉型升級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
智能駕駛發展的路徑

目前智能駕駛已經形成以ADAS和人工智能切入的兩條發展路徑。ADAS是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即利用安裝在車上的傳感器,在行駛過程中感知周圍環境,進行動態、靜態物體的識別、追蹤,預先讓駕駛者覺察到可能發生的危險。ADAS的應用主要以傳統車企為代表,如長安汽車、上汽集團等。
其次,還有如百度、谷歌等互聯網巨頭,通過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能力和自主決策能力來幫助駕駛者完成在行駛途中的各項任務,人工智能的發展目的是以計算機控制汽車,徹底取代人工駕駛,不過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的最高形態都將是無人駕駛。
對于智能駕駛用戶接受度對半

調研結果顯示:對于智能駕駛,有39.7%人表示愿意接受智能駕駛或無人駕駛帶來的新體驗,并希望智能駕駛能及時作出反應以降低事故的發生率。另外,由于此前特拉斯和Uber自動駕駛造成了安全事故,也有42.2%的人對智能駕駛的安全性表現出了擔憂,稱目前并不考慮使用智能駕駛,除非技術已經十分成熟;還有18.1%的人則表示無所謂,對智能駕駛持觀望態度。
用戶最在乎智能駕駛及時作出危險反應

在智能駕駛能解決問題方向上,用戶最關心的是在危險情況下能及時作出反應,占受訪用戶的81.9%,提高安全系統的保障程度也是智能駕駛企業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因素;其次,用戶比較在乎智能駕駛的離合、剎車和油門的協調使用;此外,智能駕駛根據定位和地圖規劃能準確避開交通擁堵情況也是用戶頗為期望能夠突破的一點。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智能駕駛是未來解決諸多交通問題的重要技術,不僅提高了交通效率,還改善了汽車對環境的污染,更是引領了汽車產業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產業生態的重塑。雖然目前特斯拉和Uber等無人駕駛汽車出現過安全隱患,但這并不妨礙用技術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步伐,智能駕駛在給社會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其信息系統也會更加完善,也將會建立起真正的智慧出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