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多年,中國互聯網行業里的很多商業模式都是“舶來品”,往往貼著海外的標簽,從國外“搬”到國內市場,但隨著互聯網在國內各行各業中的深度滲透和實踐,中國正一改“進口”局面,成為創新商業模式和技術方案的“輸出方”。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和實施,越來越多的國內創新企業不僅走到了全世界,更開啟了巨大的商業想象空間。
最近,一則主題為“行善,是一種輪回”的暖心公益廣告在泰國市場引發了強烈反響,故事中主角的妻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陷入昏迷,丈夫因為掏不起數十萬元的治療費而陷入困局,無奈之下只能“賣腎”換取手術費,但故事的結尾并不是一場悲情戲,通過輕松籌旗下的大病眾籌平臺,主人公得到了全社會的幫助,湊齊了數十萬的醫療費,而持續昏迷中的妻子也醒了過來。

挺進泰國市場,輕松籌版圖再擴張
這則廣告在泰國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廣泛的熱議。“行善是一種輪回,謝謝人世間每一份不動聲色的善意”,這是這部感人肺腑的廣告所傳遞的信息,同時也深刻地體現出了在一個健康保障有待完善的社會里,輕松籌這樣一家在中國市場經過驗證并占據了公眾健康保障市場最大份額的平臺,正走出國門,幫助那些貧困且缺乏健康保障的家庭走出困境。
貧困是沒有國界的,健康保障不足的現狀同樣沒有國界。過去,很多貧困家庭一旦遭遇大病,根本沒有有效的眾籌渠道,社會上的愛心人士即使心有余力,也接觸不到需要幫助的人,信息嚴重不對稱,就像一堵厚厚的墻一樣,將兩者割裂開來。但有了輕松籌這一便利、可信賴的健康保障平臺,公眾通過手機窗口輕松點擊,就能將愛心款項交付到需要幫助的人手中,并讓患者第一時間內得到救治,這大大提升了愛心捐助的效率。
泰國的健康保障現狀比中國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有報告數據顯示,泰國全國人口總量在7000萬左右,其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總數為700萬,脫貧攻堅是泰國近年來的重要發展目標。但與貧困如影隨形的是不足的健康保障現狀,有56%的泰國人生活在農村,醫療健康服務存在著明顯的城鄉分布不均的問題,不少泰國貧困家庭因病致貧,或因為看不起病,導致疾病無法得到及時治療。

這一暖心廣告的泰國開播,釋放出了輕松籌進軍泰國等海外市場的信號,而在國內市場,輕松籌已經逐步夯實了最大公眾健康保障服務平臺的地位,并有望實現規模性盈利。數據顯示,在短短三年的成長時間里,輕松籌體系包括大病眾籌、輕松互助、輕松e保在內的健康保障服務,注冊用戶規模已經突破了5.5億,獨立付費用戶達到了4.5億,籌款總額突破了200億元。
重新定義健康保障服務,迎來規模性盈利
在當下一帶一路的推動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觸角延伸到了海外市場,但輕松籌選擇在這一時機擴張全球市場,并將東南亞的第一站鎖定在泰國市場,背后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相比傳統成熟的商業模式,輕松籌一開始就是在中國健康保障領域摸爬滾打出的創新模型。一直以來,中國健康保障服務較為單一,基本醫療保障、企業投保、個人保險等覆蓋率不足,面對大病侵擾,有相當一部分人無法承擔,且沒有低門檻、足夠保障健康的產品可以選擇。
正是看到了國內健康保障行業的巨大需求缺口和創新空間,輕松籌以大病眾籌、輕松互助、輕松e保、輕松公益所組成的四重健康保障服務體系為突破口,既重新定義了健康保障服務產品,同時又為低收入、貧困人群提供了“互聯網眾籌“、“互助”等創新健康保障服務,開創了全新的商業模式,成為傳統健康保障服務的重要補充力量。
在四重保障體系中,大病眾籌與輕松公益更多地是利用社會力量,讓患病、貧困家庭得到及時、有效的幫扶。通過輕松籌所建立起來的公益籌款網絡,救助項目一旦在平臺發布后,借助裂變式的社交網絡的擴散,可以快速觸達海量的用戶,幫助患者或家庭第一時間內完成救助款項的籌集。數據顯示,輕松籌已經為超過160萬個家庭籌集善款超過200億元。
輕松互助、輕松e保則是“前置”的健康保障服務,提供創新、低門檻的保障產品。拿輕松互助來說,用戶在健康時預存10元加入互助計劃,如有會員生病,則其他會員在互助金中均攤醫療費,幫助生病的用戶渡過難關。而且輕松互助還根據用戶保障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定制化互助產品,最新數據顯示,輕松籌互助健康會員數已經突破了4000萬。
同樣極具創新符號意義的還有輕松e保,與傳統“格式化”健康保險產品不同,輕松e保平臺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不同用戶群畫像,面向大眾提供更為智能化、個性化的健康保險產品。今年3月,輕松籌披露的數據顯示,輕松e保投保人數達到了300萬,平臺的訂單量單日成交額突破了1300萬元,月交易額超過億元。在健康險領域,輕松e保以黑馬姿態,為這一領域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總體來看,輕松籌所搭建的創新健康保障服務體系已經得到了市場和資本方的認可,之前已經相繼拿到了三輪融資,2014年獲得IDG資本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2016年6月獲得近2000萬美元B+輪投資,騰訊、IDG資本參與其中;2017年完成了2800萬美元的C輪融資,IDG、騰訊仍然是兩大主力機構。據悉,在走過商業模式打磨期后,輕松籌將在2018年迎來規模性盈利。

中國方案走向全球,輕松籌成為“技術輸出”新標桿
如果說過去的三年多時間里,輕松籌利用國內市場的場景,打磨出了創新健康保障服務的產品和商業模型,那么,隨著這支泰國重磅廣告的播放,則意味著輕松籌的發展路徑正進入第二輪的“躍遷”,坐標系擴展到更廣闊的全球市場。其實輕松籌祭出這一舉措并不意外,因為在其5.5億注冊用戶中,早已經突破了國界限制,覆蓋了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這也為挺進海外市場鋪好了路。
不僅僅是中國,泰國、印度等經濟落后國家普遍面臨著公眾健康保障服務不足的“缺口”,公眾對健康保障的剛性需求較為強烈,輕松籌所搭建的四重健康保障體系,在商業模式、產品功能等方面已經完成了從探索實踐到成熟落地階段的進化,同時引入了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有著極強的“普適性”。因此,對于泰國、印度等市場來說,輕松籌完全可以快速“復制”這一模式,既給本地人群提供健康保障幫助,同時又能開辟全新的市場,放大商業體量。
其實,國內企業中這樣的成功例子并不乏見,不管是位列“新四大發明”的摩拜共享單車,去年在印度市場拿到最大份額的小米手機,還是阿里新零售、支付寶在全球貿易中地位的水漲船高,都意味著國內企業已經開始在全世界刮起“中國方案”的風暴。而一旦開啟通往世界的時空門,將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加速度,以及更大的商業想象空間。拿5月3日已經提交港股上市招股書的小米來說,估值預計能達到1000億美元,其中收入有30%來自于印度市場。
對剛剛邁入海外市場的輕松籌來說更是如此,放眼全球,小米手機靠的依然是硬件的低成本、高性價比搶占市場,還面臨著蘋果、三星等競爭對手。而輕松籌所建構的創新健康保障模式,則是完全的顛覆,是面向公眾健康保障需求的“新物種”,具有典型的“技術輸出”的特征,所以才能有令人驚嘆的成長速度。可以預見,隨著輕松籌開啟國際市場的大幕,并與“一帶一路”倡議形成“共振”,將有望以“中國創新技術方案”的姿態在全球市場獲得更高速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