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2018世界新媒體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主辦,盤石股份承辦。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世界新媒體大會”以“新媒體、新經濟、新未來”為主題,聚集了眾多媒體行業從業者,共同探討未來媒體的全新發展趨勢。
身為手機中國創始人的于忠國先生也出席了本次大會,并在會上發表了名為《聚·變內容+,新媒體新常態下的品牌進化與升級》的主題演講,與到場的行業同仁共同分享了一個奮戰在科技媒體18年的老兵對于未來媒體發展趨勢的新看法。

新常態下的“聚”與“變”
于忠國先生首先提出“從紙媒到網媒,再從網媒到新媒體,這個過程僅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隨著高速網絡(3G、4G以及未來的5G)的商用落地,讓一些平臺開始將焦點聚集在了移動端,從而推動了新媒體的大發展。”
當新媒體已成為新常態后,傳統互聯網媒體應該如何做到“聚與變”呢?于忠國先生表示,作為傳統網絡媒體,要去了解新媒體,做到傳統垂直網絡媒體與新媒體兩端用戶的聚合,進而將新媒體作為一匹快馬,利用這樣一匹快馬形成一個適應新常態的完美轉變,做到“馬上成功”。

具體來說,何為聚?何為變呢?
于忠國在演講中解釋道,所謂聚,就是聚合用戶,牢記新媒體平臺上的用戶也是自己的用戶,把優質內容以更加適應新媒體平臺的方式,充分展現給新媒體用戶,讓這部分用戶關注你、了解你、愛上你。
所謂變,自然是改變,面對一個全新的媒體環境,如果不能及時作出相應的改變,那其結果不言而喻。那么問題來了,改變的是什么呢?
用RSS抓取自己內容的方式,在當今的環境下,無論是品牌、還是用戶量都不會有較好的增漲。

手機中國的進化之路
那么,作為垂直科技網媒“手機中國”的創始人,于忠國先生又是如何帶領“手機中國”進行新常態的轉型呢?演講中,于忠國坦言,新媒體剛剛誕生時,手機中國并沒有貿然跟進。在固守手機中國專業優勢的同時,不斷研究新媒體特點、觀察同行動向。最終,在萬事俱備之時才全面擁抱趨勢,這也使得手機中國以最自信最飽滿的姿態正式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如今,手機中國的進化仍在不斷的進行著,而取得的成績也相當傲人!根據數據統計,手機中國新媒體平臺的用戶量達到了1500萬,日均活躍數可達到350萬,加上原本的網站用戶,手機中國目前的總用戶量超過了3000萬。與此同時,手機中國旗下自主打造的欄目IP也獲得了不錯的成果。比如視頻欄目《有機》全網播放量達到了1.8億,成為了很多科技數碼愛好者追捧的熱門欄目。

當然,這些成績的取得也只不過是肯定了手機中國第一階段的進化初見成效,在隨后的轉變中,手機中國除了擁抱新媒體外,更是不斷的擁抱新的傳播渠道。
近期,手機中國與電商平臺也達成了諸多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手機中國在京東平臺與蘋果合作的超品日項目,內容在短短1天的曝光時間里引入訂單商品金額達到了700萬。淘寶平臺上,手機中國一篇日常視頻內容,短時間內PV達到了11.7萬,累計進店達到4.8萬,進店率高達41%。
這些成績,在曾經的網絡媒體時代,是不曾出現、甚至沒人敢想象的,但手機中國憑借自身不斷的進化,就是簡單的做到了。憑借多年努力,此次大會上,手機中國也榮獲了“2018年度代表性網絡媒體獎”,這也是行業內對于手機中國進化升級之路的認可。

未來的進一步升級
談過了行業認知,分享了現有案例,在演講的最后,于忠國先生也帶領大家共同勾勒了一幅未來的美好藍圖。他談到,新媒體除了現有內容分發平臺,未來的潮流應該是什么?比如當你用HOMEPOD問哪款手機好的時候,它是否會將你的內容播報給用戶?當你問汽車今天天氣的時候,它是否引用了你的數據并告訴用戶?這些都是新媒體的全新載體,手機中國需要借助這些新媒體的新載體,實現品牌的再升級!

最后,于忠國先生總結道,“如果你創建不了新媒體平臺,那就全力擁抱新媒體,布局可能出現的媒體載體,在聚和變與內容+的合力下,實現自己品牌價值的最大化,而對于我們媒體來說,同樣實現了自己品牌價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