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下午,“連接分享·共創未來”2018上海浦東軟件園企業戰略合作發布會在上海浦東軟件園祖沖之園愛酷空間舉行。會上,上海浦東軟件園股份有限公司與園區三家企業—國內集成電路領軍企業華大半導體、人工智能領軍企業七牛云、數字文化領軍企業愛樂奇戰略簽約;同時,園區智庫上海浦東軟件園產業研究院宣布成立,包括SAP中國研究院院長李銳成、科銳安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郁鈞、華大半導體總經理董浩然等首批特聘專家亮相。

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保持兩位數增長。2017年,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收超過 7600 億元,增長 13% 左右。收入規模在全國排名第 6
位,呈現服務化、網絡化、平臺化的特征。19大報告中也提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發布會上,浦軟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素龍回顧了上海浦東軟件園近五年來的發展和變化。他指出,上海浦東軟件園一直是浦東乃至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截至2017年底,園區入駐企業近800家,加上注冊企業已超過1600家;2017年園區營業總收入接近700億元,年納稅總額近50億元。這些數據都比2012年時翻了一番多。同時,園區企業員工從2012年的3.3萬人增長到4.2萬人,員工平均年齡由原來的26.7歲上升到31.34歲,但約75%的員工年齡不超過35歲。這說明,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集聚浦軟。園區產業集聚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一大批新興領域的科技企業成長起來了,他們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文化、金融科技、信息安全等領域異軍突起,包括七牛云、愛樂奇、拍拍貸、有云信息、2345、達觀數據、富欣智控、天天果園、喜馬拉雅、洋碼頭、智位機器人等優秀企業,都在各自領域內高歌猛進。這些年來,浦軟總計孵化企業400多家,撬動社會融資50多億元,已成為上海活躍的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創業集聚區。面對新變化、走進新時代,浦軟將著力培育自主創新、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聚焦扶持園區優質企業,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為指導思想,以“連接分享”為行動指南,開啟緊密服務企業的新征程。

2017年上海浦東軟件園企業及配套服務機構1605家,收入總額 達700億元,利潤
100億元,在園企業746家。作為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國家軟件出口基地,上海浦東軟件園始終以助力科技企業發展和員工成長為使命,不斷完善營商環境,發揮平臺聚集效應,構建產業生態圈,為企業提供連接分享平臺,匯聚全球優秀人才和創新資源。一批批優秀企業在浦東軟件園扎根生長,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和數字文化等產業領域蓬勃發展,“獨角獸”企業和行業隱形冠軍不斷涌現。
在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浦東開發開放28周年之際,浦東軟件園期望在營商環境打造、載體平臺構筑、產業輻射帶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開啟園企戰略合作新模式。園企戰略合作新模式是園區管理公司和園區內行業領軍企業進行戰略合作,雙方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從而能進一步完善園區營商環境、發揮平臺聚集效應、構建產業生態圈。進一步為從園區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提供緊密服務,讓企業安心扎根園區,并能在園區平臺上連接分享、共創未來。
近些年來,上海浦東軟件園總計孵化企業400多家,撬動社會融資50多億元,已經成為上海活躍的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創業集聚區。未來五年,浦東軟件園也將持續投入產業研究,逐步聚攏園區優秀企業的技術大拿、相關領域的行業專家學者
,共同來做前沿課題的研究,幫助園區、幫助企業把握好未來的發展方向,成為政府的智囊團,從而共擔國家使命,進一步推動張江科學城、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和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