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GMGC上,盛大游戲副總裁譚雁峰發表演講表示游戲行業將迎來新發行時代,盛大游戲將回歸游戲發行最前線,并為中小型游戲研發建立產品長線運營合作通道。速途網專訪盛大游戲副總裁譚雁峰,深入了解盛大游戲近期的“大發行”計劃。

盛大游戲副總裁譚雁峰
盛大游戲重返發行前線,儲備十余款二次元產品
從去年開始,盛大游戲就在游戲代理和發行上做了一系列前期動作,先是將《龍之谷手游》、《傳奇世界手游》等大IP游戲交由騰訊代理發行;嘗試獨立發行由旗下傳世工作室研發的二次元游戲《神無月》;隨后代理日本Ateam公司開發的二次元RPG手游《神域召喚》。
三種產品不同的代理和發行方式也預示了盛大游戲今后的發行方向。采訪中譚雁峰表示,2018年盛大游戲仍將《傳奇世界3D》等自研大IP產品交由騰訊,借助大渠道分發能力保證核心產品的持續輸血能力;另一方面,開始長線運營自研新品類產品和引進產品,孵化和運營新品類產品IP,壯大盛大游戲新產品階段的發行能力。

在產品方面,三個種類的產品將在今年陸續上線。第一種是與騰訊的合作產品的包括《傳奇世界3D》、《光明勇士》等;第二種盛大游戲自研自發的游戲產品,包括《輻射
避難所OL》等;另一種則是外部引進的產品,包括《巴清傳》同名手游等影游聯動產品。
從采訪中我們也得到了盛大游戲2017年財務狀況:“2016年盛大游戲整體利潤已經達到17.6億元,實現了在騰訊、網易外純游戲公司的最高盈利,2017年這一情況得到延續,盛大游戲的凈利潤實現了穩步增長。”在產品有限的情況下實現持續穩定增長,說明了盛大游戲對于產品本身的精確分析。
譚雁峰透露稱,盛大游戲的“大發行”計劃目前已簽訂和儲備了十余款二次元產品,包括代理自日本游戲公司的《夢幻卡司》、《LoveLive2》等和數量不少的盛大游戲原創游戲,并將在不久后陸續正式公布。
從手游向端游的回歸,盛大游戲對于長線、品牌運營的堅持
作為中國最早的網絡游戲公司,盛大游戲超長線運營了包括《熱血傳奇》、《傳奇世界》、《龍之谷》等端游,并一度占據40%的市場份額。從近些年來看,盛大游戲在行業的變換中發展戰略稱得上保守:最早做頁游卻沒有深入,手游時代產品周期穩定沒有急于變現,在眾多老牌游戲公司的衰落中穩步增長。

《傳奇世界3D》
經歷了頁游、手游的快消品時代后,盛大游戲似乎在手游下半場嗅到了熟悉領域的靠近——隨著手游市場對精品游戲和長線運營要求的提高,經歷了買量壓力和產品急速消耗的游戲研發,急需懂得長線運營的團隊保障游戲和公司的生存和穩定發展。
譚雁峰認為,手游產品從今年開始越來越回歸早起端游化的長線運營模式,中國游戲發行已經進入新發行時代,其中變化表現為:1、從短線向長線運營轉變;2、從買量到品牌營銷的轉變;3、從關注短期收益到開始關注長期口碑。

《神無月》
“現在很多游戲的利潤率越來越微薄,很大原因就是許多新團隊不懂得產品運營,洗一波用戶馬上換皮做另一款,這樣對行業的傷害非常大,對公司自己的傷害更大”。同時,從他的敘述中我們也聯想到,市場對于產品的運營要求似乎正中盛大游戲的下懷,在熟悉的領域大展拳腳,盛大游戲不會錯過這一機會,當然產品的選擇也很重要。
譚雁峰說:“像二次元這類的產品就很符合我們產品理念:持續做長線、做口碑和品牌運營。”他認為隨著過去兩年間《崩壞》系列和《戀與制作人》等原創二次元游戲的相繼成功,IP自帶流量的能力在逐漸弱化,游戲品質和運營更能代表游戲價值和高度。“長線運營是盛大游戲所擅長的領域,前期導入用戶后,盛大游戲更希望在這款游戲之后2~3年生命周期里通過穩定的更新留住穩定用戶。我們過去這么多年做了很多端游和手游,比如《傳奇世界》、《龍之谷》,這些游戲現在都還有非常可觀的收益。《最終幻想14》作為一款有情懷的端游能夠在持續運營3年后創造各項業績新高,同樣說明盛大游戲的持續運營能力;《熱血傳奇手機版》公測到現在已經是第三年了,月流水仍在一億元以上。”
最后他表示,在買量成本和回收壓力下,高質量玩家的積累和保留存需要依靠品牌長線經營實現,盛大游戲已經開始著力為中小CP提供長線代理運營合作的通道,希望在“新發行時代”中充分展現盛大游戲這一老牌互動娛樂供應商的強大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