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新零售賽道上展開競爭的阿里和騰訊再度擦出火花。阿里入股了聯華超市、高鑫零售等企業后,騰訊陣營內的沃爾瑪坐不住了,出手停掉支付寶,用戶購物時只能用微信支付。
目前,騰訊系陣營中京東早已停用支付寶,美團也時常出現支付寶選項被下架的情形。用戶擔心隨著這種排他性競爭的蔓延,未來可能會出現大量只能用微信支付無法用支付寶的地方,影響用戶體驗。
最先曝出不能用支付寶,只能用微信支付的是重慶地區的沃爾瑪顧客。據用戶貼出的一張公示顯示,從3月15日開始,沃爾瑪部分門店就開始暫停使用支付寶,并同期開展為期半個月的微信支付滿減活動。在貼吧、知乎等網站上,有來自其他地方的沃爾瑪顧客也發現了同樣的情形。

沃爾瑪是京東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12.1%,雙方在資本、業務層面都開展了深度的合作。與此同時,擁有微信支付的騰訊則是京東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1.25%。自從入股京東后,沃爾瑪變成了騰訊新零售陣營中的一員。
事實上,在阿里和騰訊拼殺激烈的支付市場上,出現這種排他式競爭已經不是第一次。去年9月份,星巴克宣布接入支付寶時就有媒體曝出,星巴克接入支付寶晚了微信支付9個多月,原因很可能就是微信支付的排他協議。
有意思的是,2017年9月8日在清華大學的一場演講中,騰訊的掌門人馬化騰公開表示,“大家看滿大街的移動支付,我們其實并不排斥另外一家,反之就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