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胖:你們的壓歲錢都準備好了么?
北京時間2018年3月9日,游戲公司Valve舉行了新游戲《Artifact》的發布會,游戲類型為TCG(集換式卡牌)付費游戲,預計于2018年發售,包含280張卡牌和44位英雄,玩家可以通過Steam的市場交易集換卡牌,并預計2019年推出iOS和Android手機版,同時這也將是Valve的第一款手機游戲。

G胖
V社用《DOTA2》做了一款三路出兵的卡牌
距離Valve上款游戲《DOTA2》上線已過去7年之久,新游戲《Artifact》采用起源2引擎制作,游戲背景依托DOTA世界觀構建,就重視程度而言G胖本人和《萬智牌》創造者Richard
Garfield都參與了本作研發,并稱未來游戲中將擁有比《DOTA2》更多的英雄。

《Artifact》的游戲玩法與和《DOTA2》類似,包含英雄、小兵和3條兵線。每條兵線的防御塔都標有“3/3”的兵線數量和“40”的血量,圈哥猜測破兩路或三路塔既代表游戲勝利。目前已披露的游戲截圖中共有四種游戲卡片英雄卡、物品卡、技能卡和小兵卡。

英雄卡頂部有3個槽位,分別對應攻擊道具、防御道具和生命道具,對應卡牌底部數字分別是攻擊力、防御力和生命值。卡牌的英雄技能和 《DOTA2》
中原型有關,如英雄露娜的技能為“月光”,技能效果為:在行動階段之前,隨機隊敵方英雄造成1點穿刺傷害(猜測是忽視護甲的真實血量傷害),同時對手里的每張月蝕卡牌(技能卡)充
1 點能量。

物品卡牌和技能卡應該比較好理解,物品卡頂部為黃色,用于提升英雄屬性或為英雄回復生命等,如下圖中加生命的斗篷和回滿血的泉水瓶。技能卡根據顏色分為攻擊、防御和特殊技能,其技能與《DOTA2》英雄技能皆有關聯。此外,所有小兵卡屬性相同,都是
2 點攻擊力,4 點生命值。

IGN編輯表示:“真是一款非常獨特有趣的卡牌游戲,和爐石傳說的玩法有許多不同,即使你沒玩過DOTA也會感覺非常酷!”
《Artifact》卡牌集換可交易,已籌備百萬美金電競賽事
介于近期沸沸揚揚的游戲內“微交易”話題,Valve在今天的發布會上首先就表示《Artifact》將會采取本體收費模式,也就是說會與《爐石傳說》、《昆特牌》等傳統CCG(收集式卡牌游戲)有很大不同,更貼近《萬智牌》的TCG(集換式卡牌)玩法。熟悉《DOTA2》、《CS:GO》的玩家可能也對Steam市場比較熟悉,《Artifact》游戲產出的卡牌與皮膚和飾品一樣支持Steam市場交易。

這一做法最重要的是便利了玩家集卡,雖然玩家有時候同樣需要購買卡牌包,但卡牌的可交易性讓集卡有了新的選擇,提供額購買途徑,縮減了玩家集卡時間降低了新手門檻;另一方面玩家手中卡牌的可自由交易性,一定程度上繁榮了玩家社區的活躍度,避免了卡牌迅速貶值的情況。更重要的是,Valve通過收取手續費得到了游戲持續營收的途徑。

萬智牌
集換式卡牌的游戲模式對于V社而言自然是有利有弊。在傳統CCG卡牌網游如《爐石傳說》中,玩家之間不能相互交易卡牌,但同時也避免了刷牌囤牌的商人和交易市場本身風險,卡牌可交易后,玩家的持續氪金能力也會因此減退,相信V社也正在思考其中利弊。
在《DOTA2》、《CS:GO》以及《絕地求生》等游戲陸續火爆后,Steam的交易市場已經匯集了龐大的現金流,每天的游戲道具交易數以萬計,Steam市場已經成為了最繁榮的玩家社區之一,依托Steam市場進行的博彩和炒飾品產業已經異常龐大。最近幾年頻繁傳出Steam封禁飾品網站和商人大批倉庫賬號的消息,《Artifact》的加入也許會更加激化Steam與市場商人之間的利益矛盾。

V社的兩款游戲《DOTA2》和《CS:GO》已經成為世界最重要的兩大電競游戲,《Artifact》的電競之路自然已經準備妥當。據悉Valve已經在籌劃一個百萬美金級別的《Artifact》賽事,計劃在2018年底同期推出。
G胖羨慕任天堂 V社回歸游戲研發
發布會后,G胖在采訪中表示,前幾年V社主要將精力集中在Steam和相關硬件的開發(主要是VR等硬件),G胖解釋稱這是公司投資未來的做法。而對于V社接下來的動作,G胖表示《Artifact》僅是V社計劃即將發售的幾款游戲之一,并確認至少正在開發一款單人游戲和三款大型VR游戲,并暗示未來的游戲可能是捆綁游戲硬件的作品(猜測可能是VR相關作品)。
G胖還聲稱:“我們有同步開發硬件和軟件的能力。”并表示非常羨慕嫉妒任天堂軟件和硬件結合,而V社未來的游戲也可能是這種融合硬件和軟件的游戲(不會又是Steam掌機吧?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