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互聯網連接各個行業的新風口。隨著5G通信技術的即將商用、硬件和算法的不斷成熟,自動駕駛技術也應運而生。但由于自動駕駛技術尚未正式投入商用,市場尚屬空白。在巨大的市場機遇的驅動下,自動駕駛技術已經成為傳統車企、供應商、互聯網企業以及創業公司競相追逐的熱點。
近日,滴滴出行CTO張博在年會演講的最后播放了一支汽車自動駕駛的視頻。

在視頻中,汽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可以高效識別行人、靜態障礙物、動態車輛,流暢平順的完成了路口右轉、左轉以及道路規劃等操作。速途網長期關注自動駕駛領域,了解到這是滴滴首次公開其自動駕駛的研究成果。
頭部爭奪,遲到者滴滴的雙線追趕
說到滴滴布局自動駕駛,還要追溯到去年1月底,滴滴宣布在加州山景城成立AI
Labs,此后于11月先后在硅谷山景城開啟新園區,進行大數據和智慧交通、智能出行等方面的研發,并成立了地圖公司——滴圖科技。

也許從創立指揮交通團隊的時間點來看,滴滴只能算是自動駕駛領域的“遲到者”,但其目標并不可小覷。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在程維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說,滴滴對這個市場的判斷是——自動駕駛只有一二名,目前谷歌是第一名,希望滴滴能成為最終活下來的另一名,并稱滴滴要做自動駕駛領域的“雙料冠軍”之一。
為了實現數一數二的“小目標”,滴滴在投入上則采取了“雙線”策略:一方面在去年年底完成40億美元融資后,宣布加大對AI交通技術的投入;另一方面,滴滴也不遺余力在自動駕駛行業的收購和“挖角”,例如前谷歌旗下無人車公司Waymo技術經理賈兆寅,如今已經成為了滴滴前沿技術負責人。
群雄并起,以己之長攻他之短
在實現方面,滴滴并沒有忽略“共享出行”這一優勢業務。當下,人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與城市有限的汽車容量矛盾愈發凸顯,網約車解決了資源閑置的問題。隨著大城市汽車限購力度的加大,預計2025年有本無車的“本本族”將以億為單位,汽車分時租賃成為出行新的風口。
但無論是網約車業務,還是汽車分時租賃,都是共享出行的一種形式。在滴滴出行CTO張博的總結中,也同樣透露了未來。“如果所有人都通過共享出行,只需要現在汽車保有量的30%就可以滿足所有人的出行需求”。而自動駕駛正可以最小化交通出行中人為因素的影響,通過利用機器學習共享交通信息,最終實現交通安全的最大化。
滴滴在共享出行的優勢,為其高調入局無人駕駛領域帶來了信心,不過對于同行業的其他廠商來說,同樣也擁有著自己的優勢,并圍繞自身長處輻射發展業務。
例如通用、豐田、寶馬等傳統車廠,優勢在于豐富的造車經驗和良好的供應商關系,可以將最新的駕駛技術轉化到產品中,并合理控制成本,擁有優秀的短期變現能力。
而谷歌、百度等精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互聯網廠商,則更多聚焦于L4級別以上的智能駕駛技術,更加聚焦于未來商用全自動無人駕駛的標準布局。誰能夠成為標準建立者,誰就能掌握未來網聯汽車以億計的流量入口以及汽車后市場。 
此外,專注于云計算企業也通過日常積累的大數據出發,一方面布局無人駕駛,而另一方面則著重放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調度之上,通過擁有的交通大數據再加上AI技術可以為整個城市交通創造巨大價值,例如阿里云所提出的“城市大腦”。這也是為何無論是傳統車企或是互聯網廠商,都十分看重地圖業務的發展。
雖然各家優勢不盡相同,但總結起來不過是車廠以及技術設施供應商可以通過直接出售設備獲利,離錢更近;而對于主攻算法和大數據的公司,則離標準的爭奪戰更近。
多方博弈,交通大腦成必爭之地
包括滴滴出行在內的互聯網公司所面臨的標準爭奪戰,正是關于未來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打造“智慧城市”的主導權的戰役。

而打贏這場戰役,平臺的技術實力以及廣度深度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條件,也讓廠商們進入了瘋狂的競賽之中。無論在技術上或是商業模式上,誰能夠率先搶占市場,讓自己的智能駕駛系統被更多車輛所采用,誰就能夠活等更為豐富的出行大數據,進而完善技術,將自身在行業內的優勢“滾雪球”式放大。所以,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程維如此急切希望滴滴成為自動駕駛行業活下來的兩家之中的“另一家”。
而另一方面,擁有了更多的自動駕駛汽車,便在城市交通智能調度的標準制定上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甚至獲得將數據接入城市交通調度的中心,成為城市交通大腦領域的主導。
當然,由于車輛與交通關乎民生問題,對于社會穩定起著重要作用。對于所有想要成為城市交通“大腦”的企業來說,還要面對國家交通相關部門的許可,相信為了實現兼聽則明,未來城市的交通大數據可能將綜合多家數據,避免一家獨大。
而對于目前以網約車為主要業務的滴滴來說,雖然滴滴方面表示“對于平臺而言,優質的司機服務,始終不可或缺”,但是仍要面對自動駕駛逐步取代人工駕駛過渡的“陣痛”。滴滴牽手12家企業布局分時租賃,很可能正在開始為即將到來的自動駕駛時代的未雨綢繆。
面對城市交通大腦,可見滴滴已經秣馬厲兵,做好了隨時一戰的準備,但在內有轉型陣痛、外有高手如云的形勢下,滴滴恐怕仍需要枕戈待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