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底聯想集團正式發布面向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三波戰略”,在維穩PC作為營收核心的同時,將移動業務和數據中心業務作為新的增長,并且大力發展人工智能驅動的基礎設施+云,避免了“一個模式去戰斗”,讓多條戰略齊頭并進、共同發展。如今,“三波戰略”提出已一年有余,改革已經初見成效,聯想在策略上也正在積極地由守轉攻。
2月1日,聯想正式發布了2017/2018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聯想集團截止2017年12月31日第三季度營收為129億元,同比提高6%,創下了過去三年來單季新高;同時稅前溢利達到了1.5億美元,同比大增48%。雖然受到美國稅改的影響,聯想集團錄得2.89億美元凈虧損,但聯想方面保持樂觀,表示低利稅利于聯想長期運營。
在營收和稅前利潤出現強勁復蘇勢頭的背后,是集團三大業務板塊可圈可點的業績表現:PC業務連續第二個季度在所有大區全部實現盈利;數據中心業務大幅超預期增長;另外,“設備+云”與“基礎設施+云”技術發展也表現出了強大的增長勢頭。

圖為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評價財報時表示,“三波戰略正在穩步落實。未來聯想將以智能化為戰略核心,多維并進發力智能市場,不斷向著智能變革時代推動者和賦能者的角色邁進。”
可見,隨著戰略的推進,新業務核心能力建設的完成,聯想正在“由守轉攻”。
守:PC行業整體低迷,成為頭部意義重大
PC行業作為聯想的主要業務,相當于“碗里的飯”,只有碗里的飯富足了,才能保證聯想集團的穩定運行。2018Q3財季,聯想集團PC銷量達到1570萬部,總體與去年持平,并在營收方面實現連續五個季度同步增長;而在盈利方面,伴隨國內新零售戰略落地,聯想PC在所有大區也再次迎來全面盈利。
在喜人的成績面前,聯想本可以作為PC巨頭,保持守勢賺得盆滿缽滿;但聯想偏偏在大力向智能物聯領域重點布局,尋找新的增長引擎。
目前,全球PC整體市場低迷已成常態,市場總體份額正在呈現常年萎縮的勢頭。縱然2017Q4全球PC市場出現短暫回春,但業內專家仍認為未來幾年PC行業出現整體復蘇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這對于占據聯想集團總營收近七成的PC業務來說并非利好,為了逆勢增長,聯想也采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
一方面,雖然行業整體處于下滑趨勢,但結果往往是小玩家出局,頭部玩家相對受到影響較少,為了鞏固自己在PC行業中的領先地位,擴大市場規模,聯想在2018Q2的財報中宣布收購富士通PC業務,在完成向日本市場擴張的同時鞏固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圖為聯想全球首家智生活新零售店
另一方面,在運營上聯想正在積極布局新零售,從原來的產品導向,開始轉變為用戶導向。楊元慶也高度看好“新零售”模式的落地,并表示:“新零售是希望打通線上和線下,不僅僅要讓用戶看得到聯想產品,還要掌握他們喜歡買什么產品,覺得那種體驗最好,掌握這些信息,才能反饋給產品部門,從而改進產品體驗。”
攻:重點發力“設備+云”,全面擁抱AI
穩固了PC業務,聯想也在積極尋找新增長引擎。從“三波戰略”的布局來看,數據中心業務已經初現引擎動力,移動業務也增在轉型之中,是最有可能實現短期增長的業務。而在智能設備業務上,已經在TechWorld大會上宣布“全力擁抱AI”的聯想,將人工智能與云視為聯想在長期保持競爭力、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人工智能時代,“算力、算法、數據”缺一不可,而聯想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前端設備、擁有服務、還擁有在后端的基礎架構的公司。憑借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聯想從PC巨頭開始向智能產業全面布局,從最初的硬件生產商,開始轉型生態賦能的道路。

圖為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體驗聯想Mirage光劍套裝
在去年的TechWorld大會以及眾多分會場上,我們看到了智能心電衣、SmartCast+智能音箱、晨星AR等多種創新型智能設備,且部分設備已經成功進入市場,為聯想帶來4.08億美元的季度營收。AR頭盔Mirage上市至今也在全球斬獲了超過50萬臺的銷量。
楊元慶表示,“PC和手機只是IoT的一部分,我們還有很多的創新產品,比如AR和VR產品。”從收入增長和盈利的角度來看,楊元慶計劃將更多精力放在這些非PC類的新型智能設備上。
除了新型智能設備的研發外,聯想還持續加大對于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例如領頭中科寒武紀,曠視科技Face++等,同時與這些公司展開深入合作,開發例如智能服務器、步態識別等創新技術。此外,為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力度,聯想還與最強大腦共同打造智能生態高校創新大賽,為優勝項目提供資金、品牌、運營等方面的賦能,積累人才與創意,實現共創互贏,共同推進智能生態戰略落地。
如果說聯想在PC業務上的“守”,是為了鞏固聯想保持穩健發展的陣地,創造穩中求勝的機遇;那么在人工智能領域上的全面投入,則是在改變中振興聯想的動力。只有“三波戰略”齊頭并進,才能保證聯想沿著正確的方向,在增長通道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