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今日頭條遭遇“黑公關”一事再度升溫。昨晚,今日頭條發文直指百度“不正當競爭”并發起訴訟;今早,百度回應稱,口水戰和打官司不會治愈今日頭條的焦慮;隨后,今日頭條公布百度“不正當競爭”的六點證據。
該事件使得此前“打頭辦”以及“頭條遭遇黑公關”再度升溫,今日頭條以足夠激進的態度向公眾展示了它在內容分發領域的野心。但這其中,不免讓人產生一個疑問,今日頭條為什么要將百度作為目標?速途網總結了百度的過往經歷,并從中發現了今日頭條選擇百度當做目標的陽謀。
百度具有“話題之王”屬性
說百度具有“話題之王”屬性一點也不為過。速途網了解到,2015年,“魏則西事件”讓百度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一方面是源于百度已經成為“搜索之王”,在谷歌不能入場的搜索大戰的情況下,百度搜索在各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公眾對于百度具有極高的信任度,所謂“愛之深,責之切”也成為吸引公眾關注的原因之一。
而伴隨著百度由搜索轉向人工智能,作為中國互聯網公司中踏上轉型之路的排頭兵,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每一步開始被公眾抱以期望,從DuerOS到Apollo,從無人車到渡鴉Raven
H,百度正在成為中國人工智能向全球輸出的一張名片。
而從數據上來說,速途網總結了一下百度近幾個季度的財報:
2017年Q1財報顯示,手機百度信息流日活用戶達到8300萬(超越今日頭條的7478萬);
2017年Q2財報顯示,手機百度資訊流用戶日活超過1億;
2017年Q3財報顯示,百度信息流業務以第三季度業績為基準的年化收入超過10億美元(根據市場調研公司86 Research分析師Zhang
Xueru在今年5月的評估,今日頭條去年的營收超過人民幣60億元(約合8.69億美元));
換句話說,百度在信息流領域雖然是后入局者(2016Q3上線),但卻在很短時間內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值得注意的是,成績已經超越深耕5年多信息流服務的今日頭條,而這背后的動力引擎便是人工智能,在此不做過多贅述。
可以看出,具有“話題之王”屬性的百度是公眾關注的焦點,而布局信息流之后的成長速度讓今日頭條側目,這或許是今日頭條向百度主動開炮的原因之一。
百度在中概股的地位引人關注
如果說,“話題之王”是今日頭條向百度開炮的主因,那么百度在中概股的地位,或許是本次事件的額外原因。
2005年8與4日,百度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截止美東時間1月29日16時,百度股價為253.73美元,市值879.84億美元。
在這近十三年間,百度的市值雖然比不上阿里巴巴與騰訊,但其股價始終要高于兩者。以往的報道中,百度在2011年最盈利十大中概股中排名第六;在2014年10月中概股集體疲軟的情況下,唯有百度逆勢上漲;在2015年被認為是中概股中唯一價值投資標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6月外界認為京東市值將超越百度,但如今百度市值依舊在京東之上,且差距已經拉大到將近170億美元。
速途網認為,百度在中概股中一直扮演著標桿性的角色,準備IPO的今日頭條自然要拿百度當做目標。
百度沒有“發言人”或成直接原因
互聯網圈的戰爭中,總要有一位“發言人”在危急時刻站出來說話。阿里巴巴有王帥,騰訊張軍一條微博、一個朋友圈便引起媒體關注,京東的發言人劉強東在微頭條風生水起,他們都已成為各自公司在事件發生時的發言人。
反觀百度,一直以李彥宏作為“發言人”,但在此次“百頭大戰”中,如果李彥宏出面回應,不免會被認為自降身份,而其妻子馬東敏也被傳是“打頭辦”的負責人,且在其回歸后也鮮有發聲,而百度公關們一向通過“這屆百度公關”公眾號發聲,從中找出一位代表人物實屬艱難。
而今日頭條正是看中了這點,將百度作為發炮的目標,畢竟只要李彥宏不發聲,今日頭條在這場戰爭中依舊占據著主動地位。
與此同時,今日頭條還有一個“后手”,其高級公關總監楊繼斌一直作為今日頭條的發言人在媒體前回應,如果今日頭條與百度之間的關系無法緩和,楊繼斌勢必會出面喊話,這對于百度的殺傷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