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和今日頭條的矛盾升級,之前雙方的嘴炮就一直不斷,昨天今日頭條發(fā)布消息稱以“不正當競爭”為由正式向百度提出訴訟。不管是前些天百度的“打頭辦”風波還是現在今日頭條的法律訴訟,背后都是雙方在核心利益上的明爭暗斗。
根據速途網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作為崛起的黑馬,今日頭條在發(fā)展業(yè)務上與百度有著相似化的沖突,雙方的主要營收都來源于廣告收入。不同的是百度一直是搜索引擎廣告業(yè)務的龍頭,今日頭條在成立之初走的是發(fā)展信息流廣告的道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用戶更加習慣在移動端搜索信息,百度的網頁搜索已不再是剛需。2016年百度也選擇加入信息流的廣告業(yè)務,不再單單只做PC的搜索廣告業(yè)務,顯然在移動端劣勢讓百度更加焦慮。這幾年百度的用戶有逐漸向今日頭條轉化的趨勢,這也是產品屬性帶來的附加效果。速途網的分析師根據數據調研發(fā)現今日頭條的內容推送能夠占用用戶更多的流量,屬于高頻產品,相比與今日頭條,百度的搜索無法長時間讓用戶停留,屬于低頻產品。用戶的轉化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廣告商的轉化,顯然客戶更愿意選擇高頻產品投放廣告。
對于今日頭條的指控,百度只是以一句“打官司治不好焦慮”淡然回應,但百度其實是更加焦慮的。之所以成立“打頭辦”就是焦慮的體現,在客戶之爭中百度并不占優(yōu)勢。因此百度搜索今日頭條字樣置頂的全是負面新聞也不足為奇,無非是“臥榻之側豈容酣睡”的打壓罷了。百度花了大量的時間布局AI業(yè)務,信息流廣告只是小部分也業(yè)務,然而未來AI業(yè)務會以信息流作為重要載體。今日頭條的主營業(yè)務就是信息流的廣告營收,并且從2012年成立時就一直在深耕信息流領域,對于廣告商的誘惑十分強力,百度要想就此扳倒今日頭條可能就得打持久戰(zhàn)了。
速途網的分析師認為:這場源于用戶轉化,表現在客戶轉化的戰(zhàn)爭是今日頭條和百度不可避免的一戰(zhàn),雙方抱著撕到底,輸不起的心態(tài)互相指責和辯駁。雙方認準信息流領域進行競爭無可厚非,但只靠公關互黑未免不夠負責。用戶的選擇和客戶的選擇是戰(zhàn)役的勝負手,要想走的更遠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生態(tài)秩序,畢竟客戶只看最終的傳播效果,因此到底是百度焦慮還是今日頭條更焦慮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