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2018年平昌冬奧會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運動員和世界各地的冰雪愛好者早已迫不及待,在這場冰雪盛會結束的那一刻也會正式進入2022年冬奧會的倒計時。2022年的冬奧會由北京和張家口聯合舉辦,此次申辦冬奧會成功的背后是我國冰雪產業數十年以來的進步。在這重大利好的加持下,我國冰雪產業迎來了最佳的發展契機,正式駛入快車道。冰雪運動、冰雪旅游、賽事和裝備等產業全面開花,預計到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形成全方位的冰雪產業鏈。涼涼的冰雪卻帶來火熱的經濟效應,有著巨大市場潛力的冰雪產業將成下一個體育產業的投資風口。
速途研究院的分析師通過對2017年國內冰雪產業相關數據的收集整理,配合用戶調研,分析討論國內冰雪產業的發展態勢。
市場規模有望在2020年達到6000億

2017年之前,我國冰雪產業發展比較緩慢,在即將舉辦的冬奧會和我國申冬奧成功的加持下,自2018年開始,我國冰雪產業將迎來穩定的三連跳,有望在2020年達到6000億市場規模的水平,可以與發達國家的冰雪產業相媲美。在這樣高速增長的狀態下,有望實現萬億市場規模的終極目標。
與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冰雪產業起步比較晚。2016年我國參與滑雪的人次為1510萬,而且大多數為體驗式滑雪。真正多次參與滑雪的人少之又少,不足總人口的百分之一,而歐美和日本的滑雪者數量卻占總人口的10%左右。
巨頭布局冰雪產業

在冰雪產業市場規模走向6000億之前,有著敏銳嗅覺的互聯網巨頭企業早已開始布局冰雪產業,包括萬達、騰訊、阿里、新浪等互聯網巨頭均已涉獵冰雪業務。萬達主要聚焦冰雪旅游和冰雪賽事,建造度假滑雪場以及和體育傳媒公司合作,購買重大賽事的直播權和主辦權。打造冰雪賽事大IP,將單板滑雪香蕉公開賽推向世界,創辦頂級單板滑雪賽事。
騰訊體育則主要打造冰上賽事,騰訊體育近兩年發展的突飛猛進,不惜投入巨額資金搶購賽事版權。像NBA、NBL都已歸騰訊體育麾下,他們將獨播各大速度滑冰賽事。不僅如此,騰訊體育還與北美運動聯盟NHL簽署合作協議,在線下與其展開全方位的合作,最大限度的發揮賽事IP的商業價值。
冰雪旅游產業潛力巨大

北方的冰雪資源與南方相比優勢明顯,雪量較大的北方地區冰雪產業發展占有先天優勢。國內冰雪旅游最受歡迎的是黑龍江省,黑龍江省雪量最大,雪場最多,是冰雪旅游勝地。
在2016年的全國雪場分布上,北方地區的雪場占有七成。由于雪資源足量,北方的雪場建設更加接近專業水平,在雪場高度上更加刺激有趣,在面積上也更加寬闊,能為有各種需求的滑雪愛好者提供不同的服務。此外,南方的雪場也在積極的發展中,由于雪季短,南方的雪場普遍更適合體驗式滑雪,多以度假為主要賣點。
國內冰雪賽事數量持續增長

在冬奧會的引領下,越來越的人開始接觸冰雪運動,冰雪賽事的關注度也空前的高漲。從2015年開始我國舉辦的冰雪賽事越來越豐富,直至2018年我國舉辦的專業賽事將超過80個,逐漸在國內建立起完整的賽事體系。娛樂性賽事的舉辦主要是為了提升大眾的冰雪體驗,增加冰雪運動的人群基數,培養滑雪文化。
目前,娛樂性賽事的數量要比專業性賽事多出26%,娛樂性賽事的人群基礎更大。在專業性賽事中,國際大型專業賽事受到的關注度最多,而國內的專業比賽關注度較小,賽事規模是影響大眾對冰雪比賽關注度的主要因素。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對于中國冰雪產業來說,在平昌冬奧會和張家口與北京聯合舉辦的冬奧會之間的四年多時間是發展的絕佳時期。由于我國冰雪產業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冰雪旅游、冰雪賽事和冰雪裝備的產業鏈條,未來還要將產業延伸到冰雪營銷和冰雪運動教育上。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冰雪產業將迎來爆發期,多家冰雪學校和冰雪小鎮將會遍及各地,這也是為了彌補大眾對冰雪文化缺失的問題,從文化上培養冰雪群眾基礎。建立完整的冰雪產業體系后,將徹底的釋放營銷潛能,內容付費、周邊產品以及賽事IP等將會帶來巨大的盈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