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概念火起來之后,影響的從來不只局限于這一個行業,就像區塊鏈/虛擬貨幣,隨著這一領域越來越瘋狂,很多看似毫不相干的企業也企圖在草莽時代分一杯羹。
最近,傲游瀏覽器傳聞已久的挖礦版悄然上線,據悉,具備挖礦功能的為國際版,官網宣稱只要正常使用瀏覽器即可獲得LVT(共生幣)。

官網介紹稱,瀏覽器自帶的挖礦插件將通過對用戶的所有互聯網行為(上網時間、注冊、購買、點擊廣告)進行計算來產生代幣給予獎勵,用戶獲得LVT后可以在共生生態內消費(全球范圍),也可在用戶之間轉賬交易,此外,LVT還將登陸國內外的主流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
官方規定LVT的發行量是固定的,發行總量的30%可以通過挖礦獲得,共計84億個LVT,在開放挖礦的前期每天有一千萬個LVT產生,此后剩余的79億個LVT將在10年內發放完畢,且每年挖到的LVT將比上一年減少40%。
官網對于LVT的介紹也相當“唬人”:宣稱采用POV的共識方案而非傳統的依靠算力挖礦的方式,并將LVT定義為“打破階級固化的最后機會”。
傲游瀏覽器是一個資質比較老的瀏覽器品牌,從2003年創立至今也曾在業內取得不錯的成績,在360軟件管家等平臺下載量一度超過50%。不過,即便是已經建立了品牌知名度,傲游瀏覽器依然選擇投身虛擬貨幣市場,能不能打破階級固化不好說,但LVT整個的運作方式依然和那些“肆意”發放代幣的企業沒有多大的區別,如果不是跟風那還能是什么?
當然,跟風未必不好,對于幣圈來說,多幾種代幣只是多了幾種投機的選擇,即便是選擇挖礦,LVT的挖礦方式確實比依靠強大算力挖礦的比特幣成本低很多,不過這并不是多么值得驕傲的地方,畢竟玩花式挖礦的不止傲游瀏覽器一家。
說到挖礦,一般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來挖比特幣、以太坊的礦機,目前市面上比較被看好的有Antminer S9、Antminer S7、AvalonMiner
761、AvalonMiner 821等型號的礦機,由于虛擬貨幣市場的火熱,礦機成為緊俏商品,連帶著作為核心硬件的GPU(顯卡)價格一路上漲,一卡難求。
比特幣、以太坊等等所說是市面上主流的虛擬幣品類,但對于國內廠商來說可參與的余地比較小,所以,推出自家的虛擬幣成為它們蠶食這波區塊鏈紅利的一種手段。
也正以為這樣,我們才能見到比瀏覽器挖礦更精彩的花式挖礦。
最早被外界熟知的知名代幣非玩客幣莫屬,當時迅雷發布通過分享閑置寬帶資源而挖礦的產品“玩客云”,根據用戶分享的寬帶資源而獲得玩客幣,慶幸的是迅雷在玩客幣上比較克制,基本屬于自產自銷,并沒有通過這種代幣進行所謂的ICO。
之后,暴風發售“播控云”,官方稱5分鐘銷售2000臺,但之后被時任樂視網CEO的梁軍反駁稱,“如果是幾百萬人來搶購,就賣2000臺,那連1秒都用不了,如果真是搶購狀態,5秒都用不了。”而且,隨后“播控云”還曾被指控模仿了玩客云的玩法。
除了所謂分享寬帶挖礦,還有手表挖礦。提出這一挖礦方式的就是行云數字科技,該公司旗下的“腕上礦機”主打的就是將用戶運動的步數轉化為區塊鏈數字資產行云幣(MCC)獎勵給用戶。
也就是,跑步挖礦……
其實,準確的說這是一款加了區塊鏈技術的智能穿戴設備,但在MCC價值低到塵埃里的情況下,附加這種技術除了能夠吸引VC的注意外還能有其他別的作用嗎?
同為創業公司的云匯天下也創造了一種新的挖礦姿勢,分享閑置存儲空間和寬帶,但公司將挖出來的虛擬幣定義為了積分,只是用來兌換商城內的商品和服務并不提供交易。據公司的營銷副總解釋,之所以如此規定,只是限于當前政策的不明朗,實際其產生機制和虛擬幣不無二致。
不要以為只有硬件和軟件可以挖礦,史玉柱的腦白金送禮挖礦告訴我們,一切皆可挖。
說到底,區塊鏈似乎成為了企業推銷硬件或其他產品的一種噱頭,區塊鏈所包含的幾大特質(去中心化、共識機制、分布式等)依然以一種“幣”的姿態呈現,以目前的這種市場熱度和虛擬幣玩家的認知來看,不炒一炒實在說不過去。
筆者相信,上述這些花式挖礦的方式僅僅是冰山一角,以目前區塊鏈領域的膨脹速度來看,未來增加挖礦功能的產品和企業肯定會越來越多。也只有等到泡沫破裂、政策足夠嚴的時候,行業才會真正冷靜審視何為區塊鏈,何為技術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