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間,朋友圈里的自稱“白太太”、“李太太”的人忽然多了起來。“王者農藥”的風潮漸漸被“吃雞”取代之后,“今晚一起吃雞啊”開始成為基友們每天下課下班時相互道別的寒暄語,而新一年另一群“姬友”之間討論的話題則變成了“手機里的四個野男人”,“養老公”的乙女向游戲終于開始向大胸御姐蘿莉控的宅男游戲看齊。

當萬千少女的夢只剩四個“野男人”
《戀與制作人》講述了女主角經營影視制作公司,并與四位男主的情感經歷。明顯這款游戲本就不是沖著圈哥這種直男的錢包而來,卻讓圈哥眾多女性朋友一夜間集體“出軌”。

“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小公主們慢慢體會到了男朋友追自己時的艱辛困苦。四款性格各異同樣氪金爆肝的小鮮肉同時被全國的女性玩家隨時“腳踏四條船”,當然想要更快體驗更多親密細節,你只需奉獻“少許”金錢。

要問多愛“野男人?”玩家花40萬給游戲男角色慶生算不算?
與“紙片人”的戀愛就是這么簡單,不用化妝不用擠地鐵不用花錢的約會拍照電影情節體驗,讓本就羞于表達的二次元女孩子們“宅”屬性超頻。游戲首月下載量破千萬、月活200萬、流水破3~4億的數字證明,即使在女性群體中,“荷爾蒙經濟”有時候更甚于男性群體的價值,畢竟在言情劇越來狗血的時代,更新穎更有沉浸感的情感體驗已經變成剛需。
然而,《戀與制作人》的短板同樣明顯,游戲本身文字游戲+模擬經營的組合就已經極大限制了潛在玩家范圍,而劇情游戲則必須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游戲受制于劇情總有完結的那一天。但無論怎樣國產手游終于出現一款靠編劇為核心驅動的游戲,而且成功了。
《戀與制作人》的制作方疊紙時代很明白這是一款追求短期經營的游戲,單一玩法如果結合拖沓的劇情,最終肯定讓玩家感到厭倦。少女們在體驗過四位老公的或溫柔或冷漠之后,當然還會有更多游戲中的老公和小姐姐等著被寵愛,游戲產品良好的運營和迭代標志著公司發展的良性循環,也是對游戲制作人的考驗。
花錢可以,一輩子不可能!
我看這只蛤蟆的眼神,好像我媽在看我
《旅行青蛙》的制作人曾經制作過著名吸貓游戲《貓咪后院》。在“戀與紙片人”大火一個月后,這只呆萌的“蛤蟆”迅速占據了朋友圈,并拿下IOS中國下載第一。獨特的畫風和視角讓作者在中國收獲了大量擁躉,百度指數迅速超過《戀與制作人》。

《旅行青蛙》取得ios免費榜第一

《旅行青蛙》百度指數迅速超越《戀與制作人》
《旅行青蛙》延續了《貓咪后院》的田園溫馨風格,玩家將體驗類似家長的角色,為一只愛旅行的蛤蟆收拾行李、打點四葉草田、招待來拜訪的客人……自始至終這只綠色的蛤蟆也并沒有跟玩家說過任何臺詞。
青蛙出門旅行的長短不一定,短則一天長則兩三天,在青蛙不在的日子里,圈哥甚至感到了些許寂寞,仿佛體會到了我媽默默為我收拾行李,默默在家做飯等我回家時的心情。
作為一款畫風呆萌休閑游戲,你每天打開它的時間甚至不會超過20分鐘,沒有繁瑣的線上任務和社交互動,在青蛙不回家的日子里你甚至會感到些許寂寞,當它給你寄來特產明信片或者打開手機它已經回家,你甚至會感到欣喜,制作人對休閑玩家心理的把握恰到好處。

《旅行青蛙》
沒有復雜的設定、沒有大價錢的美術甚至主角都不會說一句臺詞的游戲既然被無數休閑玩家喜愛,證明當對用戶心理把握恰當后,簡單的游戲也有成為爆款的潛力。
女性向的崛起和休閑游戲的以小搏大
《2017全球移動游戲產業白皮書》給到了今年的移動游戲男女比例,女性用戶在休閑、經營等類型游戲的潛力已經超過男性。更多有差異的女性游戲體驗需求成為繼二次元之后又一塊細分藍海,而了解女性用戶和游戲的制作人和優秀游戲劇情編劇、美術人才將可能大有可為。而據了解自《戀與制作人》話題熱點興起之后,多個大公司已經對涉足女性向游戲產生了興趣。
以《戀與制作人》、《旅行青蛙》為例,兩者有很大的共同點,前者依舊瞄準小圈層用戶;后者以小主題輕玩法吸引玩家,延續了兩家公司前作的優勢,做到了精準目標用戶的深度挖掘和運營。
社交傳播同樣是兩款游戲能夠火起來的原因,這同樣得力于兩家公司依靠上一款作品數年積累起的口碑,通過口碑的延續用戶倒量十分順暢,并使得用戶群體得以擴寬和繼續長線運營。良好的口碑帶來的是玩家之間的社交傳播,在這個游戲做得更像收費軟件的趨勢下,只有投其所好才能得到用戶的主動傳播和廣泛“安利”,盡管也帶些“氪金”的先天屬性,哪有什么比給我的蛙買個豪華睡袋更讓他高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