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匠心,歸本質,做高品質游戲,其實是對我們游戲從業者基本的要求。”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王雨蘊在2017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主題演講中說,“中國的游戲領軍企業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這就更需要我們這些游戲企業不僅要鼓勵內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還要嚴把質量關,不造就垃圾暴力、不符合價值觀的產品。在此基礎上,要給予能承載優秀中國文化的產品多一些扶持。這樣中國的游戲產品才可以更具有文化感染力,更好的配合中國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走向世界。”
其實,與王雨蘊一樣,在19日于海口開幕的2017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中,多家網游及文化創意企業的負責人同樣表達了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創作內容豐富、品質優良、類型多樣、特色鮮明的游戲作品的意愿,同時也闡釋了對游戲行業與文化自信的思考。

圖為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王雨蘊在2017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文化自信”成本次年會一大亮點
游戲行業唱響文化自信主旋律,成為本屆游戲產業年會的一大亮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宏森,以及包括網易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丁磊,騰訊集團副總裁兼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盛大游戲CEO謝斐,多益網絡CEO唐憶魯等在內的眾多業界大咖在主題發言中,表達了對游戲行業未來的自信,同時也提出了各自對游戲行業的真知灼見。
張宏森副局長在大會發言中表示,網絡游戲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要堅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要承擔文化使命,做先進文化和中華優秀文化的踐行者和弘揚者。丁磊則表示,游戲在娛樂之上應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成為美好生活的解決方案,幫助中國文化和中國創造走向世界。程武也表示,文化和藝術植根于人們的內心與審美,有著不可替代的巨大能量,對于傳統文化的創新演繹是游戲的責任。
游戲行業引領中國文化產業發展
而事實也正如王雨蘊在主題演講中所說,近年來,游戲行業的確成為中國文化產業踐行文化自信,彰顯中華文化魅力的前哨。
本次大會最新推出的《2017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036.1億元,同比增長23.0%。從2007年的100億元到2017年突破2000億,十多年間增長20倍之多,游戲行業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當之無愧的增長冠軍。
在快速增長的過程中,中國游戲行業也展現出出色的自主創新能力。2017年自主研發網絡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386.1億元,占到整體市場銷售收入的68%。同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出版游戲約9800款,其中國產游戲約9310款,進口游戲約490款。自研比例高達95%。而最為重頭的移動游戲,也有95%屬于自主研發。
海外出口也是連續十余年實現增長,2017年自主研發網絡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81.6億美元,相比2008年的0.7億美元,十年暴增百倍以上。游戲行業也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領軍者。
深融合 游戲行業踐行文化自信
另外,在泛娛樂和互聯網+潮流引領下,中國游戲行業也呈現出強大的跨界融合能力。游戲+旅游、游戲+醫學、游戲+教育等創新融合發展模式不斷出現,完美世界甚至和哥倫比亞大學合作就互動數字娛樂應用于健康醫療項目進行探索。同時,游戲行業排名前三的企業騰訊、網易和完美世界,其業務結構無一不是橫跨游戲、影視、小說、動漫等多個領域。而在游戲人才培養領域,不僅國家在高校開設相關游戲專業,騰訊專門設立騰訊游戲學院,推出了多個高校人才培養項目。完美世界控股集團采取全球資源整合方式,成立像素種籽數字&藝術教育基地,和全世界最知名的游戲大學合作進行游戲后備人才培養。凡此種種,也為游戲行業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際上,自從十八大確立“文化強國”戰略之后,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支柱性產業。而文化自信成為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四個自信”。剛剛結束的十九大,也號召文化行業“不忘初心,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文創行業的領軍者,游戲行業自然也成為踐行文化自信的重點行業。
另外,針對如何踐行文化自信而不是盲目自信,王雨蘊特別表示,唯有堅定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善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敢于整合海外優秀文化,以工匠精神堅持原創,大膽創新,才能真正肩負起傳播中國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