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蔚來ES8將于后天上市,阿里投資小鵬汽車,騰訊將領投威馬汽車新一輪融資,互聯網汽車行業瞬間變得熱鬧起來了!

這個冬天,資本的望而卻步讓眾多共享單車廠商感受到了寒潮,轉而向互聯網汽車送去了溫暖,也讓該行業的局勢變得明朗。
互聯網汽車之所以成為風口,一方面得益于特斯拉在20141開放一系列專利,傳統車企與互聯網企業嗅探到該領域存在All
in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據相關資料顯示,去年年底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上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其中規劃顯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望達到210萬輛,滲透率達7%,到2025和2030年,年銷量將達525萬、1520萬輛,滲透率達到15%、40%。
伴隨著時間的發展、資本的進入,各家的發展情況也就有了不一樣的結果。某知名汽車科技圈人士曾公開指出,新造車企業最終淘汰率可能非常驚人,未來能夠活下來的可能僅剩三四家。
基于此,IT內參根據創始人出身以及資本力量等大膽預測,蔚來汽車、小鵬汽車以及威馬汽車,將在互聯網汽車領域呈三足鼎立之勢。
創始人的出身,能夠為企業的發展鋪路
對于汽車企業來說,資本與供應鏈可以說是兩個重要的環節。縱觀蔚來、小鵬以及威馬三家創始人的背景,不難發現此前的工作經驗為他們在這兩個環節中積累了優勢。
蔚來創始人李斌與小鵬創始人何小鵬均為互聯網行業從業者,但與何小鵬相比,李斌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出行教父”。

圖注: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
無論是易車網、還是易鑫集團、摩拜單車、車和家、嘀嗒拼車、優信二手車、首汽約車等項目,這些他創立、投資的公司,都與汽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術業有專攻,這樣的經歷,讓李斌在創辦蔚來汽車時要比其他公司能夠吸引到資本的進入。
同時,李斌對于市場的營銷能力,對于蔚來汽車的銷量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事情。

圖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
何小鵬原為阿里UC聯合創始人,與俞永福、梁捷共同構建了UC優視“三駕馬車”的領導結構,推出的UC瀏覽器至今仍被人熟知,后轉任產品總裁,并于今年從阿里退休,轉行新能源汽車,創辦小鵬汽車。阿里校友的身份,意味著小鵬汽車獲得阿里注資更加容易。

圖注: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
而威馬創始人沈暉則是傳統車企出身,在他的主導下,沃爾沃由零起步,在中國建立了完善的經銷商網絡和供應鏈體系。那么,威馬在供應鏈方面顯然是不用發愁的。
資本青睞有加,資金有保障
上文中,我們有提到資金是汽車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資金堪稱重中之重。

以特斯拉為例,據彭博社報道,特斯拉每分鐘就會“燒掉”8000美元。按照這個速度,特斯拉將會在明年8月6日耗盡所有現金。而售價35000美元的Model
3看起來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產生回報。
有望成為中國版“特斯拉”的蔚來、小鵬與威馬,近期內頻繁獲得資本青睞,也讓互聯網汽車成為了這個冬天最為“吸金”的領域之一。
12月13日,小鵬汽車獲得阿里巴巴的戰略投資,占股10%。

同一天,有媒體報道稱,威馬汽車現在籌劃的融資中,騰訊將領投2億元人民幣,紅杉資本會跟投數千萬元人民幣。
而就在不久前,威馬汽車剛宣布完成B輪10億人民幣的融資,由百度領投。據威馬方面稱,這一輪融資后,威馬融資總金額將超過120億人民幣。
至于蔚來汽車,一直是三家中最頻繁獲得融資的,目前已經到C輪。其中,百度與騰訊均當過它的領投人。

注:融資表
資本的助力讓蔚來、小鵬以及威馬汽車成為了行業中最被看好的企業,BAT紛紛抓住這一風口,為其研發的車聯網技術尋找更加優質的落地場景。
造車已成三足鼎立之勢,BAT與車企合作也在持續升溫
蔚來、小鵬與威馬依靠強大的資本方以及創始人背景,成為了互聯網汽車中的不折不扣的佼佼者,但BAT的步伐并沒有停止,它們還在尋求更多的合作方將研發的技術落地,傳統車企成為了他們合作的對象,而“無孔不入”似乎是對于合作最貼切的形容詞。
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于2015年3月各出資5億元人民幣,合資成立了斑馬網絡,目前斑馬系統已經搭載在互聯網車型榮威RX5和榮威i6上。此外,上周阿里巴巴與福特汽車公司宣布了一項長達三年的全面戰略合作計劃。
百度自今年4月發布Apollo計劃后動作不斷,在7月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其自動駕駛開放平臺與奇瑞、一汽、長安、長城、博世、大陸等超過50家生態合作伙伴達成戰略合作,此后還與金龍客車、北汽以及首汽約車達成合作,共同推進Apollo計劃。
騰訊則于上月廣州車展上與廣汽進行戰略合作,廣汽自主研發的ISPACE智聯電動概念車采用了騰訊為下一代智聯汽車打造的“All in
car”系統。
可見,BAT在造車之外,依舊動作頻頻,尋求更多應用場景的它們正在與傳統車企磨合,未來傳統車企會扮演蔚來、小鵬以及威馬汽車的挑戰者嗎?
小結:
目前看來,與其他企業相比,獲得BAT青睞的三家,顯然已從行業中突圍,但BAT對傳統車企的青睞也不容忽視。想要成為中國版特斯拉甚至超越特斯拉,蔚來、小鵬還有威馬的路還很漫長。
注:文章來自IT內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