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媒體《第一新聞網》、《朝鮮日報》、《亞洲經濟》,均報道了同一件事:韓國游戲廠商將對中國山寨游戲全面開戰。
以韓國公司藍洞為例,其熱門游戲《絕地求生:大逃殺》(別名“吃雞”),在中國出現數十個未獲得授權的類似產品,在App
Store分別搜索“絕地求生”“大逃殺”“吃雞”等關鍵詞,均會出現多個擦邊球產品,韓國廠商認為這涉嫌嚴重侵權。
Nexon、網石等多家韓國游戲公司也逐一表態,要針對中國山寨游戲維權,Nexon更是已經聯合騰訊在中國提起訴訟,狀告7家中國企業和5款游戲涉嫌侵犯《地下城與勇士》的版權。
韓國廠商為何集體起訴中國山寨游戲?據業內人士分析,除了“涉嫌侵權”這個最明顯的原因,還與中韓游戲市場的大環境有關。
韓國游戲市場的“內憂”
韓國不是一個開放程度高的市場,尤其是對于中國游戲。在2012年之前,韓國玩家還對中國游戲公司有著非常大的抵觸情緒。
但這一狀況,目前已經被逆轉。
Google Play在韓國游戲市場是占份額最高的平臺。翻看近日的韓國Google Play暢銷榜榜單,前10名中,有5款是來自中國的游戲。

位居第3名的《大航海之路》,是由網易研發,藍港互動韓國分公司發行的產品,上線一個月時間,一直位于暢銷榜前列。

《大航海之路》
航海題材在韓國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類,但一直沒有品質高、運營好的手游產品出現。《大航海之路》作為一款中國游戲,填上了韓國市場的這個空白。
第5名是來自龍圖的《熱血江湖》?!稛嵫肥莵碜皂n國的端游IP,此次由中國游戲公司發行的韓國IP游戲,在韓國市場取得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熱血江湖》
此外還有《崩壞3》《陰陽師》《王國紀元》《少女前線》等中國產品,也均在韓國備受歡迎。更加讓韓國游戲市場感受威脅的是,中國游戲公司不僅在對韓輸出產品。
如《大航海之路》的發行方藍港互動,2014年在韓國成立分公司,在當地組建團隊,三年時間,成功發行《神之刃》《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黎明之光for
kakao》等多款產品,實現資源與經驗積累,深深扎根在韓國市場。
中國游戲已經在韓國打開局面,并且已經有占據“半壁江山”的勢頭。此前韓國媒體多次報道,國內刮起“中國游戲旋風”。
對華出口困難的“外患”
中國游戲在韓國發展的如火如荼,韓國游戲卻在中國遇冷。
由于國內政策原因,自2017年3月以來,沒有任何一款韓國游戲進入中國。韓國媒體多次報道“韓國游戲對華出口為零”,韓國黨議員金碩基還曾表示“政府應該努力提高國際競爭力,為韓國內容產業借助韓流東風進軍世界市場提供保障”。

韓媒報道“韓國游戲對華出口為零”
不僅表現在產品上,韓國游戲公司股價也應聲下跌。
而且韓國游戲對華出口力度下降,不是進入2017年才發生的,自進入手游時代開始,就已日漸式微。
根據Google Play數據,2015年有100款中國游戲在韓國Google
Play上線,2016年這個數據增長為113款,2017年預計繼續增多。
對比一下韓國游戲在中國的上線情況,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數據,2014-2016年,韓國對中國出口的韓國游戲產品為48個。
這個數據對比來看,結論就很明顯了,中韓游戲市場互相輸出存在失衡,韓國游戲市場正在面臨“內憂外患”,急需在國際市場上發聲。恰好的時機,合理的維權,集體上陣,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