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游戲主播開播別忘了問問平臺有沒有版權。
近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對“國內游戲直播侵權第一案”作出了一審判決,判決YY停止通過網絡傳播《夢幻西游》、《夢幻西游2》的游戲畫面,并賠償網易經濟損失2000萬元。

法院認定,游戲運行過程呈現的連續畫面屬以類似攝制電影創作方法創作的作品,被告竊取其原創成果,損害其合法權利。這也就表明,屏幕前的你以后想做個主播,先問問平臺有沒有獲得游戲版權吧!
原因:直播平臺首次與游戲公司在游戲版權上產生了沖突
對于游戲本身來說,直播網站的直播行為本身是變相的游戲做宣傳:主播直播-玩家觀看-平臺收抽成-游戲被更多人熟知,本身是一個健康且有持續性的生態。游戲發行樂于自己的游戲在全平臺都直播火爆,本身沒有任何理由收回直播權。
但把直播用戶作為一種可以量化的流量后,直播用戶則變成了直播平臺可以販賣的資源,這對于再被直播的游戲來講,必然產生影響。
以斗魚等多個主流直播平臺來講,用戶的直播窗口提供多個可供購買的廣告位,玩家在觀看A游戲直播的同時,旁邊顯示的可能是B游戲廣告,其實是一種很明顯的導量行為,而如果A、B游戲類型甚至畫風都很相似的話,這種導量行為對于所直播的A游戲的不利可能會加劇。

游戲直播間存在其他游戲廣告
某些猜測稱,網易收回直播權的行為是在為自己的CC直播平臺吸引玩家。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近期的《荒野行動》、《終結者2》等用戶量在百萬級的手游在各大直播平臺的直播同樣火爆,且網易本身也邀請不少其他平臺主播進行有償直播,僅為利用游戲導用戶的說法不全面。
與《荒野行動》等新手游大量吸引新玩家的戰略不同,《夢幻西游》作為一款運營十四年的“上古游戲”,運營團隊保留存的任務大過吸引新用戶,一個被消費模式訓練好的老用戶的價值遠遠大于一個新用戶的價值,相比讓直播平臺拿著自己的用戶為其他游戲導流量,網易可能更希望這些高忠誠度的玩家能在自己的直播平臺“安全”地聚會。
較為有力的佐證就是,網易收回《夢幻西游》直播權之后并沒有選擇販賣,而是在自己的直播平臺上進行玩家群體的維護。但進入手游時代后,手游普遍半年至一年的短壽命,使得少有游戲能達成《夢幻西游》的規模和影響力,雖然擁有游戲的直播版權,也擁有販賣直播權的權利,但普通正在與直播平臺度蜜月的游戲公司對其中利弊心知肚明。
直播:版權災難讓平臺生存變難?
短時間看來,版權問題不會成為直播平臺災難。其一,游戲直播作為新游戲的重要宣傳渠道,是游戲宣發團隊的重點需求對象。其二,普通直播區別于大型賽事,沒有第三方版權所有方,可變現的能力不足,一款普通游戲的版權能提供給直播平臺的回報非常有限,與直播平臺的良好關系可能更為重要。

直播成新游推廣標配
其次,《夢幻西游》已近成為知名度較高的品牌,用戶保護價值大于宣傳價值,但與《夢幻西游》所處狀態相同的游戲不多。雖然目前《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游戲已經成為直播平臺重要的引流和收入渠道,但販賣游戲版權的行為相比直播微游戲的宣傳和導流價值,反而是殺雞取卵的行為。相信如果《王者榮耀》如果只在企鵝電競直播,給騰訊游戲帶來的可能會是玩家的不適合游戲用戶活躍度的迅速下降。
版權:維權案件頻發,利益問題是核心
從近年來發聲的游戲版權維權案件來分析,大部分案件都是以觸犯維權方根本利益才產生了維權和訴訟?!耙钤V斗魚DOTA2案”中,斗魚違規直播比賽,上海浦東法院對原告的電競比賽轉播權從反不正當競爭法角度進行了保護。“上海壯游訴廣州碩星《奇跡神話》侵權案”中,上海浦東法院認定游戲整體畫面構成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奇跡神話》部分宣傳內容構成侵權。
上述案件中,違規方均對版權方相關根本利益進行了侵權。就本案而言,如果不是網易對《夢幻西游》運營的戰略調整,網易公司歷時3年訴訟僅僅為降低游戲的曝光程度,這一點說不通。

《女神異聞錄5》防劇透公告
在國外地區,同樣發生過收回直播版權的先例,如《女神異聞錄5》為保護玩家游戲體驗而禁止主播進行直播劇透,其目的是為保護玩家的游戲體驗。隨意說,網易此舉必定經過深思熟慮。
結語
網易收回《夢幻西游》直播權雖然是個例,但以上通過數個案例的宣判來看,從判定不正當競爭到判定“類電影”版權歸屬,國家法律體系對于游戲版權的細化和規范程度都在上升。
總而言之,當游戲直播對游戲的宣傳效果甚微,甚至宣傳效果利大于弊,開始對游戲運營產生危害時,游戲公司收回直播權的情況將會愈加頻繁。
隨著國內游戲產業大浪淘沙,游戲公司對精品游戲的品牌和沉淀玩家的保護意識都在逐漸增加。雖然游戲公司主動將游戲直播權進行商品化行為的概率不大,但不排除會出現類似《夢幻西游》的同類案件,直播平臺和游戲公司的溝通上要更加謹慎。